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2021年7月31日 星期六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痛就可以停藥? 醫師曝嚴重後果,這些壞習慣也要戒掉!

許多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常常有不痛就不用吃藥的迷思,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圖/Pixabay)

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會服用來路不明或是號稱可增加免疫力的保健品,但其實這些都應該避免!醫師提醒,來路不明的保健品可能會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活性被刺激,使狀況更加惡化。

2021年7月29日 星期四

健康網》逆轉膝關節退化 醫:先救韌帶和肌肉

 

路跑活動盛行,早發型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越來越多。醫師呼籲,在軟骨磨損之前,提早針對膝關節的韌帶和肌肉做好保護與增強措施;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2021年7月28日 星期三

走路外八恐害「足底筋膜炎」!專家授4步驟速矯正…手沒擺動問題大了

記者謝雯欣/綜合報導

走路是一件每天必做的事,不過每個人姿勢都不一樣,若走法錯誤,嚴重可能造成足底筋膜炎,讓身體增加更多的負擔。其中,最能看出有問題的地方就是手臂是否有擺動。若發現自己需要調整,物理治療師詹珞瑤也整理了矯正4步驟供大家參考,且確實執行還會使身體走起路來更輕鬆。

2021年7月27日 星期二

運動會讓關節受損增加罹患關節炎風險?才怪!國健署說護膝運動選「這種」最好

 

運動好處很多,也是讓身體健康的方法,但近來網路傳言,運動會讓關節受損,增加罹患關節炎風險。國健署指出,事實剛好相反,不運動反而不好,適度運動可以保護膝關節。

2021年7月26日 星期一

關節經常不明原因紅腫熱痛 別輕忽類風濕性關節炎徵兆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40歲的小芸是位單親媽媽,上班時經常手持滑鼠、緊盯螢幕,一開始手腕手指關節紅漲疼痛且僵硬,以為姿勢不良,至復健科診所持續復健1、2個月,但效果有限,最後至醫院接受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光仁醫師專欄】:陳醫師談「高爾夫球的運動傷害」

 

打高爾夫球也會有運動傷害嗎?很多初學者甚至有經驗者在打高爾夫球練習場時常常揮桿時打到墊子上、或下場打球時跺地,那種反彈的力道震得手肘、手腕、肩膀、腰部還有胸部都非常痛,造成關節韌帶受傷或膝蓋、踝關節扭傷,甚至肋骨骨折的情況,不可不慎。

背痛長期不癒 小心是疲勞性骨折!

 

林英俊 醫師 Hayashi Hidetoshi/醫療法人AR-EX理事長、讀賣巨人隊醫療室主任醫生、KONAMI體操部主任醫生、內村航平專屬醫療協助醫師。

長時間背痛,真的只是肌肉痠痛嗎?有許多人,尤其是運動員,長期腰背疼痛,其實不是肌肉痠痛,而是骨折!身為日本讀賣巨人隊醫療室主任醫生、KONAMI體操部主任醫生、內村航平專屬醫療協助醫師的林英俊,目睹太多這類型的疼痛,提醒長期反覆使用腰背者,應該特別注意,若非肌肉痠痛,則有可能是疲勞性骨折。

2021年7月24日 星期六

健康網》老是扭到同一隻腳?醫揭腳踝習慣性扭傷原因

 文/廖志祥


「腳踝慢性扭傷 」是常見的運動傷害,首次扭傷,若能及時正確治療,慢性踝關節不穩定發生的概率會降低;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高大帥氣的籃球校隊朱小弟,最近常因為右腳扭傷不能上場比賽,覺得自己腳踝不太穩定,很容易扭到腳,經檢查確定為「前距腓骨韌帶撕裂」。

2021年7月23日 星期五

「1動作」超傷椎間盤! 絕大多數人都愛做...你也是嗎?

 

現代人常久坐辦公室、斜躺沙發滑手機或搬運重物施力不當等,因長期姿勢不正確,導致慢性腰痛、下背痛及臀腰部酸痛,急性嚴重期甚至出現手麻、腳麻等症狀,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原來罪魁禍首是椎間盤突出。

2021年7月22日 星期四

別再怪海鮮了! 醫師:痛風3分之2與體質有關

 

雲林慢性痛風盛行率高,台大雲林分院成立痛風治療中心協助患者診斷及治療。(記者黃淑莉攝)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擔心痛風,許多人不敢吃海鮮,台大雲林分院痛風治療中心、過敏免疫風濕科鄭喬峯表示,痛風是血液中尿酸濃度異常增高導致尿酸結晶體形成,進而引起關節疼痛及發炎的疾病,其中海鮮等高普林食物只是誘發關節炎發生,但尿酸高有3分之2是與體質有關,提醒民眾要定期抽血檢測尿酸值。

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關節凸出、腳長繭當心!骨科醫教拇指外翻自測法

 

圖/常春月刊提供

年過40歲的劉小姐,平日喜愛戶外活動,大腳趾變形突出且不適已經有7、8年的時間了,因遷就大腳趾變形,所以平常都不敢穿高跟鞋,而是以穿休閒鞋為主,但近幾個月來感覺愈來愈不舒服,雖然已經刻意減少戶外活動,不再到處趴趴走,但連穿運動鞋都覺得不適,因而就醫,經診斷後確定為中度大腳趾外翻。

2021年7月20日 星期二

五十肩纏身磨人 放鬆術「解凍」關節

文/朱宥綸
 ▲五十肩又名冰凍肩,好發於40-65歲中、老年人;圖為情境照。(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醫師,我最近肩膀很痛,又抬不起來,是不是五十肩?」門診中,有不少患者是因為肩痛就醫,但剛開始時,他們常自我診斷是太累或姿勢不良,等到嚴重影響生活後才就醫。

2021年7月19日 星期一

背包太重可能會椎間盤突出 醫師4建議幫背部減壓

 圖、文/NOW健康 編輯部

後背包是許多人外出的好幫手,白天揹著筆電上班、晚上帶著運動服上健身房、假日帶孩子出門……等,後背包不但容量大,還能空出雙手做其他事,非常實用;加上雙肩負重設計,避免可能的身體歪斜問題。

2021年7月18日 星期日

【光仁醫師專欄】─陳醫師談「手部骨折」

 

手部有腕骨八塊分為兩排,近端一排為舟狀骨、月狀骨、三角骨、豆狀骨,遠端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勾狀骨。往手指方向為五隻掌指骨,再往遠端則為五隻手指骨分別為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除大拇指為兩節外其他四指皆為三節分為近端、中端、遠端指骨。

關節退化常痠痛?強筋健骨的4大類食物

 【早安健康/游敬倫(龍合骨科診所院長)】 關節退化常痠痛?強筋健骨的4大類食物

強筋健骨要從日常飲食中一點一滴聰明吃,才是最佳選擇。究竟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對筋骨關節最好呢?

2021年7月17日 星期六

交際應酬大魚大肉又喝酒 男子痛風發作寸步難行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郭秉洋表示,高尿酸血症是造成痛風的主因,通常是因為高嘌呤的食物攝取過多造成的。圖/台北榮總新竹分院提供

一名67歲男性平時工作繁忙,交際應酬多,時常大魚大肉的聚餐與飲酒,最近吃完海鮮火鍋與喝酒後,右腳大拇指的位置突然一陣劇痛,痛到寸步難行,去醫院接受檢查後發現是痛風發作,在飲食調整與藥物的控制下,症狀才慢慢緩解。

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枕頭每半年就要換!醫曝「落枕兇手」…靠1手掌挑對床墊

 記者謝承恩/台北報導



枕頭高度不對、床鋪太軟太硬、睡姿差,都可能害你一早起床落枕!台灣復健醫學會醫師李思慧提醒,民眾愛用一般纖維枕,三到六個月要換一次,至於記憶枕可能可以撐到三年,要注意睡姿與寢具的高度、軟硬度,都會影響肌肉的放鬆程度,導致落枕風險增高。

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

膝蓋受傷、關節還發出爆裂聲?4步驟急救你的膝關節

 【早安健康/羅伯特‧F‧拉普雷德(骨外科醫師)】 

如果你在倒地前,感覺到你的膝關節發出爆裂聲,現在你該採取什麼行動?

不要驚慌、保持冷靜非常重要。試著在別人的幫助下站起來(萬一附近沒人,就借助其他東西撐起自己),然後慢慢將身體的重量放到腿上,逐步增加該腿的承重強度。假如該腿能承受你身體的重量,過程中你也沒明顯的疼痛感,就可以試著走路。除非是重大創傷(如車禍、強烈撞擊、高速扭轉等),否則大部分的損傷都不會因上述的舉動加重。

2021年7月14日 星期三

明明還年輕卻覺得身體生鏽了?樓梯彎腰伸展一招搞定

 新聞中心蔡經謙

【蔡經謙報導】明明還年輕,卻總是覺得身體卡卡。身體若失去柔軟性,不僅運動效果不彰,還會容易腰痛、跌倒。若曾經有這樣的感覺,小心你的身體「生鏽」了!來看看日本教授如何透過伸展「潤滑」身體吧。

2021年7月13日 星期二

老母連杯子都拿不了 微創手術重建韌帶關節助恢復

 60多歲的陳媽媽大拇指嚴重變形(左圖)接受微創手術後,拇指的位置恢復原狀(右圖),也恢復原有的功能。 圖/陳信銓醫師 提供


60多歲的家庭主婦陳媽媽(化名),40多年來扛起了家中一切的家務,三年前拇指開始出現疼痛的症狀而且慢慢變形,初期以為是長年的風濕免疫疾病引起,因疼痛感還可以接受「先忍再說」,直到近期終於痛到受不了詢問醫師,才發現這是經年累月勞動引起的「拇指基底關節炎」。

2021年7月12日 星期一

膝關節受損是否開刀? 專家:應先考量「關鍵因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有膝關節損傷或疼痛的困擾嗎?但接受醫師詳細評估治療時,又擔心接受手術後又存有一定風險,伯特‧F‧拉普雷德博士(Robert F. LaPrade)在《膝關節修復全書》一書中就建議,在做出開刀最後決定前,不妨先對自己提出一些重要問題,像是對診斷結果有信心嗎?傷有可能自行痊癒嗎?以及開刀與不開刀情況下,走向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又有多大等問題,再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2021年7月11日 星期日

【光仁醫師專欄】:陳醫師談「半月狀軟骨破裂」

 


膝蓋的「咔咔」聲從哪裡來?

醫生我的膝蓋會痛並且會有「咔咔」的聲音,有時候會卡住的感覺,很不舒服是什麼病呢?病人在門診時常有的疑問,這時候就要問病人的病史,看是否有受傷的病史,有無車禍、職業傷害或運動傷害的病史,大部分病人都有病史。

 

關節經常不明原因紅腫熱痛 別輕忽類風濕性關節炎徵兆

 

▲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4千多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常合併其他疾病,關節容易紅腫熱痛。(圖/NOW健康製作)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40歲的小芸是位單親媽媽,上班時經常手持滑鼠、緊盯螢幕,一開始手腕手指關節紅漲疼痛且僵硬,以為姿勢不良,至復健科診所持續復健1、2個月,但效果有限,最後至醫院接受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2021年7月10日 星期六

落枕怎麼辦?緩解落枕脖子痛5招自救法

 


「落枕」又稱「失枕」,是急性的頸部肌肉拉傷,典型症狀是頸部僵硬疼痛、脖子無法靈活運動,無論是側轉、前俯、後仰皆感覺困難,起因則與壓力大所造成的背部、頭部、肩頸肌肉緊張有關,不適當的枕頭多半只是「壓垮駱駝的其中一根稻草」而已。

2021年7月9日 星期五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上了年紀總是膝蓋痛,該怎麼辦? 示意圖/ingimage

很多中老年朋友經常會出現膝關節(俗稱“膝蓋”)疼痛、腫脹、僵硬,上下樓梯,甚至平地走路困難。導致上述症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關節滑膜病變等,其中以膝骨關節炎最為常見。

2021年7月8日 星期四

健身教練教你搭配彈力繩 放鬆肩頸及後背

 

示意圖/ingimage授權

Hello~身體硬梆梆,覺得自己電腦用太久已經快要五十肩?此次療日子運動企劃,特別邀請到王牌教練阿Ben,來幫助有肩頸痠痛的各位,教你徒手就能做的放鬆運動!覺得徒手運動還不夠?影片後面還有針對強化版教你搭配彈力繩怎麼放鬆肩頸及後背!想快點舒緩肌肉緊繃,就馬上跟著影片一起動起來吧!

2021年7月7日 星期三

肩膀愈不動愈容易得「五十肩」!3個日常保養原則,不卡「關」

 

半夜睡覺肩膀容易疼痛、手漸漸地舉不高,就連穿衣服都像酷刑,你也有這樣的經驗嗎?當心,這可能是號稱中年殺手的五十肩找上門!

專長治療骨關節運動傷害的醫師陳烔瑜指出,「五十肩」字如其名,的確好發於45歲-60歲的族群,它正式名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2021年7月6日 星期二

膝蓋莫名積水險癱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害的!

「關節炎之王」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在手腕及掌指關節,下肢則以腳踝及膝蓋為主,若沒有積極治療,就會侵蝕關節造成關節變形,最後失去功能影響生活品質。

家住在鳳山的37歲餐酒館老闆娘阿美(化名),四年前膝蓋出現微腫及疼痛,到醫院檢查為退化性關節炎,吃藥治療後病情都沒有改善,後來膝蓋關節更出現積水,經抽水治療仍反覆積水,造成無法行動,後來連手部關節也因疼痛無法拿取東西,甚至嚴重到無法工作,經就醫輾轉轉診到風濕過敏免疫科檢查,最後確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經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後,病情獲得良好控制,並能恢復正常上班,更在去年阿美成功產下一名男寶寶。

2021年7月5日 星期一

退化性髖關節炎連走路都不行 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近80歲周姓老婦人,這幾年來,漸漸的會覺得右邊的髖關節卡卡的,而且常有僵硬疼痛感覺,且現在走幾百公尺就走不下去了,就醫後診斷為髖部退化性關節炎。經施行「關節內髖關節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後,現已可以恢復以往愜意散步,並且能連續走4公里,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2021年7月4日 星期日

【光仁醫師專欄】:陳醫師談「學童發育與運動傷害的問題」

 


一、 骨骼的成長:

        骨骼為人體之造血器官,也是支撐人類活動的支架,人類共有206塊骨頭,骨骼發育良好,則身材及體能也都能強健,骨骼發育由幼兒期、青春期、成長期、老年期,年齡約在20-35歲時達到巔峰。

健康對策講座/舉手 抬腳 扭腰 久坐也能練肌力

 

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帶領講座現場觀眾坐著運動,把握零碎時間鍛鍊心肺耐力和肌力。圖/陳郁菁

提升免疫力對預防新冠肺炎有效,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運動,尤其是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可進行的健身操,能強化心肺耐力和肌力。

納智捷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辦「健康對策」講座,邀請物理治療師簡文仁示範居家防疫健身操,從頭到腳伸展放鬆,達到最佳舒緩身心效果。

2021年7月3日 星期六

NOW健康/坐著比站著輕鬆? 姿勢不良椎間盤易突出

 文/楊芷晴/NOW健康


現代人常久坐辦公室、斜躺沙發滑手機或搬運重物施力不當等,因長期姿勢不正確,導致慢性腰痛、下背痛及臀腰部酸痛,急性嚴重期甚至出現手麻、腳麻等症狀,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原來罪魁禍首是椎間盤突出。

2021年7月2日 星期五

起床落枕動不了!醫授「10秒舒緩操」逆轉...睡姿超重要

 記者謝承恩/台北報導

一早起床就落枕,整天動彈不得只能歪頭做事!台灣復健醫學會醫師李思慧提醒,睡姿差、打字姿勢不正確,或性格緊張的人,更容易發生落枕,但別擔心,若發生急性落枕可以透過幾招小秘訣來舒緩。

2021年7月1日 星期四

浴室滑一下輕輕坐倒、兩天後竟動彈不得!避免「老人殺手」醫師教你做

【游敬倫(龍合骨科診所院長)】

死亡率大於癌症的老人殺手:髖部骨折

一名78歲的老先生坐著輪椅被推進來,他前兩天因跌倒引起右髖部疼痛,剛開始還能站起來,沒想到過了兩天已完全無法移動。從X 光片中,可以看出股骨頸骨折而且移位,須趕緊手術治療。家人疑惑的是,老先生只是在浴室滑了一下,輕輕坐倒而已,而且第一天尚且能站,怎麼就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