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醫點名「4種坐姿」超傷膝蓋和脊椎。圖/Canva
時間
AM 08:30 ~ 12:00
PM 14:30 ~ 21:30
時間
AM 08:00 ~ 12:00
PM 14:00 ~ 21:30
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2024年6月4日 星期二
2024年3月6日 星期三
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2022年10月6日 星期四
落枕脖子卡卡?居家訓練背肌改善頸椎椎間盤突出
2022年9月29日 週四 下午3:39
有沒有早上醒來,脖子不能轉動的經驗,或是轉動時有劇烈疼痛感呢?如果有,那就是落枕了,如果是急性落枕,建議就醫尋求專業協助,以免反覆發生,物理治療師詹珞瑤示範簡易的背肌訓練法,能夠緩解落枕,在家就能做,一起來放鬆肌肉、解放頸椎吧!
2022年9月1日 星期四
2022年6月1日 星期三
疫情外送忙碌 醫師提醒外送員注意職業傷害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隨著居家隔離人數上升,許多人選擇外送解決三餐。外送員成為防疫幫手,穿梭大街小巷送餐,不過外送員長時間騎車、及不正確騎乘姿勢之下,也出現職業傷害,醫師提醒外送員應適時運動,減少身體不適。
2022年5月13日 星期五
肥胖 易導致生長荷爾蒙異常、血糖及胰島素波動
肥胖是許多疾病的前兆,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多達八項與肥胖有關,除了心臟病、腦中風,還會造成脂肪肝,增加肝硬化、肝癌機率,或引起高血壓造成腎功能退化、性功能障礙,骨關節疾患如退化性關節炎、骨刺、椎間盤突出,更可能增加胰臟癌,子宮癌、食道癌等罹癌風險;麻豆新樓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莊立奇醫師提醒家長,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千萬不要誤信「小時候胖不是胖」說法,應正視肥胖主因。
2022年5月2日 星期一
走路像走在棉花上!當心是頸椎椎間盤突出
65歲李先生近期走路不穩,雙下肢力量大不如前,症狀愈發嚴重,擰毛巾、開瓶蓋等都需旁人協助,甚至得靠輪椅才能移動。就醫檢查發現,他的頸椎椎間盤突出,導致頸椎椎管狹窄且嚴重壓迫脊髓,緊急接受頸椎微創手術,將突出椎間盤切除重建脊椎,才逐漸恢復四肢力量。
醫師徐秋豪指出病患檢查影像第五至第七節椎間盤突出,導致頸椎椎管狹窄並且嚴重壓迫脊髓。 圖/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提供
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
2022年4月16日 星期六
2022年3月30日 星期三
我是椎間盤突出還是腰椎滑脫?從 4 進程分辨症狀和類型
責任編輯:賴以玲
推薦原因:椎間盤突出可能發生在頸椎、胸椎和腰椎,當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周邊神經時可能出現麻、痛、又麻又痛,甚至肢體無力等症狀,且椎間盤突出又常和腰椎滑脫搞混,務必在初期出現不舒服症狀時能及時就醫確認病因和病程,以免越來越嚴重。
2022年2月6日 星期日
2022年1月18日 星期二
2022年1月16日 星期日
2021年12月25日 星期六
低頭60度等於頸扛27公斤! 出現「5大症狀」小心是頸椎椎間盤突出
一名年僅29歲的林小姐,時常感覺肩頸痠痛、肌肉緊繃,閒暇之餘最喜歡安排按摩放鬆行程來舒緩不適。因Covid-19疫情關係,無法安排按摩行程,肩頸痠痛症狀比往常更加明顯,就算使用痠痛貼布來舒緩不適,效果也很有限,直到就醫檢查發現,其頸椎第4、5、6節椎間盤竟已退化突出。
2021年11月18日 星期四
2021年7月23日 星期五
2021年7月19日 星期一
背包太重可能會椎間盤突出 醫師4建議幫背部減壓
圖、文/NOW健康 編輯部
後背包是許多人外出的好幫手,白天揹著筆電上班、晚上帶著運動服上健身房、假日帶孩子出門……等,後背包不但容量大,還能空出雙手做其他事,非常實用;加上雙肩負重設計,避免可能的身體歪斜問題。
2021年7月3日 星期六
NOW健康/坐著比站著輕鬆? 姿勢不良椎間盤易突出
文/楊芷晴/NOW健康
現代人常久坐辦公室、斜躺沙發滑手機或搬運重物施力不當等,因長期姿勢不正確,導致慢性腰痛、下背痛及臀腰部酸痛,急性嚴重期甚至出現手麻、腳麻等症狀,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原來罪魁禍首是椎間盤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