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站立或走動太久時,就會發現腳跟開始有隱隱作痛的感覺,這其實是足底筋膜炎的症狀之一,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指出,足底筋膜炎最主要的成因就是腳底長時間受到壓力刺激,如果平時不注意預防,症狀很容易反覆發作,甚至時間久了會影響到腳踝、膝蓋等關節健康,醫師分享,如何從日常習慣開始預防足底筋膜炎,不用擔心疼痛再度找上門。
圖/擷取自FREEPIK
AM 08:30 ~ 12:00
PM 14:30 ~ 21:30
AM 08:00 ~ 12:00
PM 14:00 ~ 21:30
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當我們站立或走動太久時,就會發現腳跟開始有隱隱作痛的感覺,這其實是足底筋膜炎的症狀之一,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指出,足底筋膜炎最主要的成因就是腳底長時間受到壓力刺激,如果平時不注意預防,症狀很容易反覆發作,甚至時間久了會影響到腳踝、膝蓋等關節健康,醫師分享,如何從日常習慣開始預防足底筋膜炎,不用擔心疼痛再度找上門。
圖/擷取自FREEPIK
你是否會在走路逛街一下午、跑步快走運動後,感到腳底板疼痛?尤其在早上剛起床,一踩到地板就特別痛?小心可能是罹患了「足底筋膜炎」,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分享4種足底筋膜炎常見的症狀,提醒大家不可輕忽,以免病情惡化,進一步波及到骨盆、膝蓋等其他部位,影響日常生活。
潮流,是種態度,追求健康永遠不會過時。潮健康為專業年輕採訪團隊組成,訪談各領域專科醫師及健康專家。為華人都會男女打造一個擁抱潮流、享受健康的全新「視」界。隨時追蹤潮健康,開啟健康生活的時尚旅程。
潮健康/杏仁復健科診所院長 林杏青醫師
記者謝雯欣/綜合報導
走路是一件每天必做的事,不過每個人姿勢都不一樣,若走法錯誤,嚴重可能造成足底筋膜炎,讓身體增加更多的負擔。其中,最能看出有問題的地方就是手臂是否有擺動。若發現自己需要調整,物理治療師詹珞瑤也整理了矯正4步驟供大家參考,且確實執行還會使身體走起路來更輕鬆。
【早安健康/林頌凱(關節退化、運動傷害專科醫師)】你曾經腳底痛嗎?在台灣,不論男女,罹患足底筋膜炎的人數大約都是從30、40歲開始節節上升。就醫人數從106年的5萬6688人、107年5萬9657人,到108年的6萬970人,逐年上升,其中男性占43%、女性占57%。
每天的日常活動及運動,全靠我們的一雙腳,其中「腳底肌肉」更是大功臣,「蹲、站、走、跑」都要用到它。然而,大部分人鍛鍊下半身時,大多著重在臀部及大、小腿肌群,很少人會記得要動動腳掌、放鬆腳底。肌肉緊繃的時間久了,就容易引發疼痛甚至病變。
腳跟長期出現刺痛感覺,可能是足底筋膜炎警號。有醫生表示,足底筋膜如一個避震器,能夠吸收我們的體重及動作為足底所帶來的衝擊力。如果過勞,可能會造成腳底拉傷,甚至出現足底筋發炎、腫脹等,經常站立的人士較容易患上,平日可以多做伸展運動改善疼痛不適。
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諮詢專家/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及疼痛治療中心暨復健科主治醫師 徐瑋璟、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及疼痛治療中心中醫師 吳俊昌
熱愛跑馬拉松的陳先生,某次賽事因準備不足,中途跑姿走樣,但仍堅持完賽,導致隔天起床一踩地就感到足跟內側一陣刺痛,雖然緩步行走後逐漸舒緩,但久站工作後又即復發,就醫確診為足底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