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換季變天時,常會感到關節疼痛。醫師指出,想緩解關節上的不適,有4個關鍵步驟要注意,可透過關節保暖到適度運動來保養,或是透過均衡飲食補充關節營養,還能多喝水,維持關節潤滑。
時間
AM 08:30 ~ 12:00
PM 14:30 ~ 21:30
時間
AM 08:00 ~ 12:00
PM 14:00 ~ 21:30
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2025年3月11日 星期二
2025年3月3日 星期一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2024年12月7日 星期六
天冷、下雨關節痛!專家教「自救方式」 特別是1運動改善效果出乎意料
每到冬天,很多平常治療控制很好的患者,都在此時不約而同跟醫師反應,許久未見的疼痛又開始作怪,甚至多年以前的舊傷,也湊熱鬧似的一起出來搗亂。很多患者都會問:「為什麼疼痛會發作,最近也沒有受傷或過度操勞?」
2024年12月6日 星期五
別以為老人才會關節痛,年輕人膝蓋痛常見2原因,牽一髮動全身
台灣運動醫學會前理事長、長庚大學骨科教授暨長庚紀念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葉文凌指出,膝關節疼痛一般較常見於中老年人,年輕人較少至醫院就診;但是,這並不代表膝關節疼痛在年輕人是罕見的,只是有別於中老年人以退化為主,年輕人膝關節疼痛,大多是因為外傷,或者是先天結構的問題。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2024年7月20日 星期六
2024年7月7日 星期日
2023年7月9日 星期日
孩子關節痛是成長痛還是關節炎?關節痛好不了該看哪科?童打一針隔天能下床了
當孩子出現關節疼痛時,家長該注意些什麼?首先,家長必須先學會辨別孩子的疼痛到底是關節痛?成長痛?還是風濕性關節炎、骨折、扭傷所造成?甚至有些淋巴癌也會產生疼痛。
成長痛、關節炎怎麼分辨?
什麼是關節?高雄長庚兒童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郭和昌指出,骨頭和骨頭中間相連,且可以活動的地方就稱為「關節」,骨頭靠近關節的位置有所謂的「生長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生長板的細胞會不斷成長、分裂,增生更多細胞,當成長速度比較頻繁時,就會造成疼痛,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成長痛」。
郭和昌表示,成長痛一般不會發紅、腫脹,摸起來也不會燙燙、熱熱的,家長該如何區分是否有紅腫?很簡單,以兩個相對應的關節來比對,例如孩子膝蓋痛,就請孩子將雙腿伸直,比較左右腳膝蓋的關節是否一樣大?
再來,用手背摸摸看兩邊的膝蓋關節體表溫度是否相同?接著用肉眼觀察,有沒有哪一邊的膝蓋關節紅紅的、亮亮的(亮亮的代表關節有腫脹現象)?如果沒有出現以上的症狀,那麼孩子的關節痛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因為可能是生長板正在增生細胞產生的不適。
▲關節發紅與腫脹。(圖片/麗文文化提供)
孩子關節痛 務必就診4科別
但如果孩子還是持續疼痛或疼痛頻率有增加,痛到走路一跛一跛或已經痛到影響日常活動,或者是痛到關節已經腫起來,該怎麼辦?郭和昌建議,家長一定要帶孩子至以下科別就診:
①兒童感染科
因為關節發炎可能是細菌跑到關節處,因此感染科一定要先做評估。
②兒童骨科
孩子在學校活動時可能意外跌倒,造成骨頭受傷,所以也要到骨科做檢查。
③兒童血液腫瘤科
淋巴癌或惡性腫瘤也會以關節痛來表現,所以不能排除癌症的可能。
④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
一定要請醫師做詳細檢查,確認是否為自體免疫系統或是風濕病的問題。
郭和昌提到,有時候只看1、2個專科可能會有所偏頗,所以兒童感染科、兒童骨科、兒童血液腫瘤科、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務必都要做好檢查之後再下診斷與討論治療方法。
孩子關節痛一年 打一針隔天能下床
郭和昌分享一例個案,一名孩子的關節痛已經發生超過一年的時間,家長早期一直以為是肌肉或筋骨發炎,吃了很多止痛藥,也做過推拿及針灸,但發病的這一年多來還是沒辦法好好的走路,雖然看了神經內科,做了各項檢查,甚至做了核磁共振(MRI),卻沒有辦法找出確切的病因,結果導致兩隻腳大小不一致。
直到家長帶孩子到郭和昌的門診並住院檢查,才確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造成。郭和昌表示,當時就直接施打針劑,只打了一針,本來一年都無法正常行走的孩子,卻在治療的隔天就可以下床走動,甚至還自行走到醫院樓下的便利商店買東西,嚇壞了前來照顧的母親。
郭和昌說,這個孩子經過一年多的治療,目前兩隻腳的大小已經恢復到幾乎一樣,而且還參加學校的排球校隊!可能很多人聽了會嘖嘖稱奇,一直問到底是使用什麼神奇藥物,其實這不是什麼神藥,而是「對症下藥」!
孩子關節痛 必知3重點
郭和昌提醒,當孩子出現關節疼痛時,有3大重點家長務必注意:
①會出現關節發紅、腫脹,且摸起來燙燙的;一旦出現3大特徵,一定要做進一步檢查。
②當孩子要進行侵入性檢查,如開刀、關節鏡檢查或治療前,感染科、骨科、血液腫瘤科、風濕病科等4大科別的醫師都要會診過,並將意見統整起來再進行治療。
③當孩子接受過傳統的抗發炎、類固醇、風濕病的藥物治療,但沒有明顯改善的話,一定要記得現在有新的藥物,如生物製劑、標靶藥物,這類藥物可以很有效改善孩子關節炎的症狀。
◎ 本文摘自/《兒童特發性關節炎:十則名為人生的真實旅程》郭和昌 著
◎ 圖片來源/麗文文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原文網址:https://health.tvbs.com.tw/life/340362
2023年6月11日 星期日
2023年2月18日 星期六
天氣一變化關節就疼痛?醫師:補充這一油能舒緩發炎症狀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低溫氣候不斷來襲,你是不是也開始關節痠痛、全身卡卡,一變天就難受,甚至可以「預報氣象」呢?台安醫院骨科醫師羅永智建議,適度運動、注意保暖、吃保養品與抗發炎的食物,都是寒冬保養關節的好方法!
關節疼痛
圖/早安健康提供
2023年1月2日 星期一
2023年1月1日 星期日
天氣愈冷關節愈痛?醫解答「背後原因」 日常3招有效提早預防
每到冬天,很多平常治療控制很好的患者,都在此時不約而同跟醫師反應,許久未見的疼痛又開始作怪,甚至多年以前的舊傷,也湊熱鬧似的一起出來搗亂。很多患者都會問:「為什麼疼痛會發作,最近也沒有受傷或過度操勞?」
2022年1月21日 星期五
2021年12月6日 星期一
關節痛絕對不能默默忍耐 破解類風濕性關節炎10大迷思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關節痛,忍一忍就好?」、「關節痛只是因為工作太勞累?」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種好發於中年女性的自體免疫疾病,馬偕紀念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李惠婷醫師指出,除了造成關節慢性疼痛之外,還會持續破壞關節,漸漸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可不是個「忍一忍就好」的小毛病。
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2021年7月26日 星期一
關節經常不明原因紅腫熱痛 別輕忽類風濕性關節炎徵兆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40歲的小芸是位單親媽媽,上班時經常手持滑鼠、緊盯螢幕,一開始手腕手指關節紅漲疼痛且僵硬,以為姿勢不良,至復健科診所持續復健1、2個月,但效果有限,最後至醫院接受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