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健康網》運動也會「媽媽手」? 9類高風險族群要注意

 媽媽手的典型症狀是在手腕橈骨突起處有壓痛,常會被誤以為是骨頭出狀況,其實是肌腱勞損受傷導致;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下半身筋骨僵硬發麻?L型特效伸展解除神經壓迫,肌痛腳麻都適用

 


【早安健康/酒井慎太郎(柔道整體師)】 同時舒緩數種深層肌肉,使症狀消失


當大腿或臀部感到難受不堪時,我推薦進行「L型腿部伸展操」。只要做這個伸展操,就能舒緩僵硬的臀部和大腿,進而解除對神經的壓迫,改善神經的傳導,緩和發麻或無力等症狀。做法非常簡單,卻是效果奇佳。以前,我自己在大腿或臀部不舒服的時候,也經常實踐這個體操。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關節退化吃保健食品有效嗎?薑黃、羅望果抗發炎、顧關節!這種關節保健品素食者也能吃

 隨著年紀增長,許多人會因為關節磨損或關節退化而出現發炎、痠痛的問題。市面上的關節保健食品,有鮭魚萃取的蛋白聚醣、雞胸三角骨萃取的第二型變性膠原蛋白,蛋奶素及全素族群也有可以吃的關節保健食品嗎?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健康聚寶盆》改良式輔具助行 中風翁重拾自信

▲圖1:改良式足部矯具。(照片提供/周立偉、施益湋)

文/周立偉、施益湋


70歲林伯伯熱愛登山,無奈年初中風後因肢體動作受限,變得不愛活動,加上心情鬱悶,生活彷彿僅剩輪椅,不僅身體機能退化,生活圈也日益狹窄,家人擔心長輩意志消沉,所幸經職能治療師協助製作改良式足部矯正輔具(圖1),順利提升林伯伯的行動能力,也能自行到戶外散步活動,找回遺失已久的笑容。

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

半年一根骨頭斷兩次 3撇步防老人慣性跌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八十幾歲的老先生出門逛街時不慎跌倒,左側髖關節劇烈疼痛,路人見狀立刻呼叫救護車,協助他就醫。急診醫師安排X光檢查,發現他左側股骨頸移位性骨折,後續會診骨科醫師做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經過三個月的助行器保護後,老先生復原能獨立行走。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糖」和「肥胖」是體內發炎2大元凶!營養師推薦5大魚類防發炎、癌症

 營養師Stella

2021年8月13日·6 分鐘 (閱讀時間)

前陣子有朋友詢問我手掌的關節會痛,到底該吃什麼才好,而平時也常遇到有人在部落格或臉書留言,詢問過敏要怎麼吃之類的問題,所以今天打算來和大家談談「發炎」這個話題。

2021年11月24日 星期三

【負面情緒容易累積在髖關節】睡前「蜥蜴式」6步放鬆髂腰肌,緩解疲勞痠痛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日本瑜珈老師曾說過,負面情緒很容易累積在髖關節處。每天上班久坐、長時間使用電腦,加上缺乏適量的運動,使髖關節周圍的肌肉變得緊繃僵硬,不僅會讓身體感到疲勞,也會影響心情。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健康網》葡萄糖胺能預防關節退化? 食藥署:適度運動更有效

 

食藥署建議,想要預防退化性關節炎可以選擇適度運動,讓關節分泌滑液,以潤滑關節、減少摩擦;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年長者或是活動量大的人,常常苦於退化性關節炎的問題。受到廣告行銷的影響,部分民眾會以為含有葡萄糖胺的保健食品可以「補膝蓋」,不過食藥署表示,攝取葡萄糖胺無法預防關節退化、或是改善骨質疏鬆,應該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切勿自行判斷病徵,亂補一通。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孩子急性跛腳! 大腿或臀部異常疼痛可能髖關節炎作怪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經常遇到父母帶著小朋友來門診中,主訴原來活動力很好的小孩突然走路一跛一跛的,腳不敢用力踩下去,同時伴隨著大腿近端或是臀部的疼痛,嚴重的話會晚上睡不好,還會痛醒大哭。經常以為是不小心扭傷,會自己好起來,但好像變得越來越嚴重才來求診,雖然X光檢查都沒有異常,但是理學檢查卻明確的指向髖關節疼痛。再經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關節腔有液體聚集,可確診髖關節炎。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健康talk】關節現紅腫痛楚?痛風問題不容忽視

痛風發作時痛入骨,發作速度「來如風」,所以有痛風之名。痛風在中醫學屬「痹證」的範疇。痛風常見於關節,即痛風性關節炎,如大拇趾關節、踝關節或膝關節等部位突然出現明顯的紅、腫、熱、痛等發炎現象。發炎情況可持續數天至兩、三周,痊瘉後亦可復發。長期發病可使關節變形、僵硬,若治療和調理不當,變成慢性痛風,嚴重者可導致腎結石、痛風性腎病等

2021年11月20日 星期六

2021年11月17日 星期三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冬天痛風容易發作!營養師揭「NG痛風飲食大全」

 記者 梁少珊


高尿酸是造成痛風的原因,尿酸是普林的代謝物,所以過去被認為吃太多高普林的食物,所以身體代謝不了,血液濃度高,最後沉積成關節結晶發炎,造成痛風。不過現在發現飲食是痛風的因素30%,另外70%成因是身體代謝機能。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40歲熟女梳頭、扣內衣右肩就劇痛 復健與藥物讓肩膀「解凍」遠離五十肩

 一名40多歲的婦女,前陣子發現日常生活中的梳頭髮、扣內衣等動作,右肩劇烈疼痛而無法順利完成,甚至半夜睡覺翻身壓迫到肩膀而痛醒,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原來是「冰凍肩」也就是俗稱的五十肩,接受藥物與一系列復健療程後,肩膀終於「解凍」,遠離疼痛。

2021年11月14日 星期日

【光仁醫師專欄】:陳醫師談「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

 


醫生,我的右髖關節疼痛尤其走路時更痛,一位56歲男性來門診求診,主訴右髖關節走路時會痛,而且已經痛好幾週了,不但越來越痛,走路還要一拐一拐的,到內科診所求診和吃止痛藥都沒效,經朋友介紹來骨科求診。

常常關節痛是什麼問題? 3大關節炎症狀一次解析

 



圖、文/每日健康


關節發炎、疼痛是生活上常見的問題,許多人上了年紀會愈加明顯,不過未必如多數人所想的和退化有關,也多的是年紀輕輕就出現。

2021年11月13日 星期六

低頭60度等於頸扛27公斤! 出現「5大症狀」小心是頸椎椎間盤突出

 出現「5大症狀」,小心是頸椎椎間盤突出。

一名年僅29歲的林小姐,時常感覺肩頸痠痛、肌肉緊繃,閒暇之餘最喜歡安排按摩放鬆行程來舒緩不適。因Covid-19疫情關係,無法安排按摩行程,肩頸痠痛症狀比往常更加明顯,就算使用痠痛貼布來舒緩不適,效果也很有限,直到就醫檢查發現,其頸椎第4、5、6節椎間盤竟已退化突出。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他肩膀拉傷電療、針灸都未改善!非侵入震波治療3次 疼痛感只剩1成

 


一名45歲的阿皓,搬重物時不小心造成肩膀拉傷,3個月來,看過中西醫、也做過電療復健與針灸,但肩膀疼痛仍沒有好轉。他就醫檢查發現是肩膀鈣化性肌腱炎,醫師建議以體外震波治療,大幅改善肩部疼痛的不適。

2021年11月8日 星期一

健康主題館/膝蓋痛 未必退化性關節炎

 


年輕族群的膝蓋痛,大都不是關節炎所致。圖/123RF


●年輕族群膝蓋痛,大都不是關節炎

●疫情下膝蓋痛患者增加

●預防膝蓋痛,可做肌力訓練、伸展運動

2021年11月7日 星期日

【光仁醫師專欄】:陳醫師談「跟骨骨折、蹠骨骨折與肱骨骨折」

 


跟骨骨折

         腳掌的跗骨,是指四足類動物足部七塊骨骼組成的短骨群,組成包括距骨、跟骨、骰骨、足舟骨和楔骨。蹠骨則是足部的長骨群,對應腳趾頭的數量,共有五塊。 跟骨骨折的大部分都是從高處跳下去、直接將跟骨壓斷造成的,在發現跟骨骨折時,需要檢查一下脊椎骨是否合併有骨折,因爲從高處摔落的衝擊很有可能影響到脊椎骨。

 

不喝酒、沒吃海鮮 為何痛風還是會發作?醫揭關鍵

痛風性關節炎,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剖析 圖/照護線上

「醫生,我的腳好痛!」王先生一跛一跛的走進診間。

「痛風又發作了?」醫師看到老病患露出痛苦的表情,大概就猜到了原因。

2021年11月6日 星期六

肌力影響防疫保護力!醫教2關鍵提升抗疫實力

▲肌力影響防疫保護力!醫教2關鍵提升抗疫實力


別輕忽肌肉流失!肺炎死亡風險將大幅提升

目前國內疫情雖趨緩,但社區中依然存在隱形感染者,外出仍有感染風險;此外,面對傳染力強的Delta變種病毒,持續也有境外移入的案例,我國尚未完全排除威脅。雖疫苗已開打且擴大接種對象,但目前覆蓋率尚未達到群體免疫狀態,維持自身免疫力及謹遵防疫原則還是最根本之道。除了均衡營養和適量運動,中壯年族群及長輩務必重視維持肌肉量的重要。

2021年11月5日 星期五

晚上腰背痛,早起有點「僵」? 一定要警惕這個病!

 

僵直性脊椎炎示意圖。圖/ingimage

腰背疼痛,很多人不當一回事,尤其是當疼痛有時會消失時。不過,萬一出現夜間持續疼痛且有僵硬感、晨起或久坐後腰背僵硬就一定要小心了,“晨僵”現像是一個很關鍵的信號,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越早重視,越早診療,越能避免不可逆的身體損害。

2021年11月4日 星期四

醫生,我怎麼那麼倒楣,一根骨頭斷兩次!

 一位八十幾歲的老先生,出門逛街時不慎跌倒,頓時左側髖關節劇烈疼痛,路人見狀立刻呼叫救護車,協助他就醫。急診醫師馬上安排X光檢查,發現他左側股骨頸移位性骨折,後續會診骨科醫師為這位老先生作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經過約三個月的助行器保護後,老先生恢復到可以不靠輔具就能獨立行走的生活能力。

2021年11月3日 星期三

肩頸痠痛 以為落枕…竟是頸椎椎間盤突出

 

台灣麻豆新樓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張昂傑協助頸椎椎間盤突出病人。(圖:麻豆新樓醫院提供)

55歲陳先生工作長期要搬重物,2年前開始出現左側肩頸痠痛,以為是落枕未理會也一直沒有改善,最近開始出現手掌麻木,睡覺會因痠麻痛醒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原本靠藥物控制不舒服的症狀,肌肉開始產生無力並出現明顯的萎縮,到台灣麻豆新樓醫院神經外科門診就醫,經磁振掃描後發現第6、第7節椎間盤突出,造成左邊神經孔狹窄。醫師建議他接受頸椎椎間盤切除合併骨融合術。3天後順利出院,後續門診追蹤時,痠麻痛的症狀已經完全改善,不用再靠藥物控制不舒服的症狀。

2021年11月2日 星期二

吃對蛋白質增肌減脂!營養師公開「植物性高蛋白質排行榜」 多吃這些食物降低死亡率


 
吃對蛋白質可以增肌減脂,但不是只有吃肉才有蛋白質,其實植物性蛋白質的脂肪、膽固醇更低!營養師高敏敏公開「植物性蛋白質含量排行榜」,其中毛豆、黑豆、南瓜籽,富含的植物性蛋白質最高。

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類風濕性關節炎追求達標治療,可讓生活回歸正常!

類風濕性關節炎雖難以治癒,卻能經由與醫師配合積極治療,得到良好的控制;醫師建議,一旦確診最重要的是追求達標治療以穩定病情,醫病間更要積極溝通、調整用藥,追求更好的治療效果,以讓生活儘早回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