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健康意識逐漸抬頭,各種運動盛行,各式各樣聯名路跑、馬拉松、三鐵挑戰賽、徒步登山之旅、自行車環島,加上疫情解封後大家的出國旅遊熱潮也達到高點,要能盡情享受這些戶外休閒活動,就要有好的狀態,就像俗語所說「人若欲勇健,腳就要惜命命」,有好的『關鍵行動力』,才能盡情享受這些精采的『關鍵時刻』。
時間
AM 08:30 ~ 12:00
PM 14:30 ~ 21:30
時間
AM 08:00 ~ 12:00
PM 14:00 ~ 21:30
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2024年9月28日 星期六
2024年7月4日 星期四
2024年5月28日 星期二
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骨鬆、關節退化」常搞混!醫曝差異 這1種才需要補鈣與維生素D3
隨著台灣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上升,骨質疏鬆和關節退化相關的健康問題變得更加普遍,但一般人經常混淆之間的區別。不少人常會問「膝關節疼痛是不是骨質疏鬆引起?」、「補充鈣質是不是可以緩解疼痛?」,或是骨質疏鬆的病患會問「是否需要補充葡萄糖胺類的藥物?」等問題。
2023年3月18日 星期六
2022年6月4日 星期六
登山扭傷膝蓋致前十字韌帶斷裂 重建手術找回膝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0多歲陳小姐日前一時興起與友人攀登高山,卻不慎扭傷膝蓋,返家後立刻就醫檢查,但沒發覺異狀,她便無視膝蓋腫脹情況,依舊每天慢跑訓練,直到膝蓋持續反覆疼痛、步態不穩,甚至還會軟腳,不得不再次就醫,竟診斷為前十字韌帶斷裂。
2022年5月8日 星期日
【光仁醫師專欄】:陳醫師談「骨刺治療」
常常聽到病人問,「醫生我有長骨刺嗎?」、「醫生我手麻很久了,是長骨刺了嗎?」到底什麼是骨刺呢?骨刺在醫學上稱做「骨疣」或「骨質增生」,只要有骨頭的地方就會長骨刺,骨刺會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骨頭因爲過度使用,或是有受傷、老化等現象,以致於骨頭被擠壓或被肌腱不斷的拉扯,而長出來的骨頭,這塊小骨頭會逐漸增生成尖刺狀,所以俗稱為「骨刺」。
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
更年期女性更要注意!防止膝蓋退化在家裡就能做
【吳文哲報導】隨著年齡增長,關節退化的風險也會增加,其中女性由於家庭分工,更需要使用到膝蓋,因此更容易出現膝蓋退化性關節炎。除了疼痛、變形,膝關節退化還會限制運動能力,儘管是屬於無可避免地老化現象,但韓國中醫師金素興(김소형,音譯)還是建議民眾,可以透過幾個簡單的運動,來預防相關症狀的發生與惡化。
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
2022年1月30日 星期日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健康網》葡萄糖胺能預防關節退化? 食藥署:適度運動更有效
食藥署建議,想要預防退化性關節炎可以選擇適度運動,讓關節分泌滑液,以潤滑關節、減少摩擦;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年長者或是活動量大的人,常常苦於退化性關節炎的問題。受到廣告行銷的影響,部分民眾會以為含有葡萄糖胺的保健食品可以「補膝蓋」,不過食藥署表示,攝取葡萄糖胺無法預防關節退化、或是改善骨質疏鬆,應該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切勿自行判斷病徵,亂補一通。
2021年11月4日 星期四
醫生,我怎麼那麼倒楣,一根骨頭斷兩次!
一位八十幾歲的老先生,出門逛街時不慎跌倒,頓時左側髖關節劇烈疼痛,路人見狀立刻呼叫救護車,協助他就醫。急診醫師馬上安排X光檢查,發現他左側股骨頸移位性骨折,後續會診骨科醫師為這位老先生作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經過約三個月的助行器保護後,老先生恢復到可以不靠輔具就能獨立行走的生活能力。
2021年7月9日 星期五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很多中老年朋友經常會出現膝關節(俗稱“膝蓋”)疼痛、腫脹、僵硬,上下樓梯,甚至平地走路困難。導致上述症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關節滑膜病變等,其中以膝骨關節炎最為常見。
2021年6月10日 星期四
2021年3月22日 星期一
綠皮香蕉燉雞腳可治骨痛? 營養師曝真相
綠皮香蕉在燉煮過後,水溶性維生素易被破壞,抗性澱粉也會流失,僅剩微量鉀鎂等礦物質。
日前,網路上相傳一帖食譜,將綠皮香蕉與雞腳一起燉煮後食用,「本來拿拐杖,後來喝了一陣子這湯,然後沒再拿拐杖了」。南投一名67歲的林姓婦女覺得「骨輪」容易痛,因此按照食譜料理並且每天都食用,持續兩週,但覺得成效若有似無,膝關節仍隱隱作痛,就醫確診為退化性關節炎,在藥物治療並避免勞動後,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