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顯示具有 運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運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7月24日 星期三

上班已經夠累了,還要花時間運動?上班族「無痛3招」養成運動習慣

你平常有規律運動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給成年人的運動建議,每週最好進行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運動的好處有很多,像是增強心肺功能、增加肌肉柔韌度、促進新陳代謝、減緩精神壓力⋯等,而且規律運動還能減少疾病發生,因此,如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也變成需要著手的課題。

2023年5月6日 星期六

沒時間運動怎麼辦?辦公室這5招 讓你隨時隨地動起來

根據《Heho 健康》上班族健康生活大調查結果顯示,上班族最受歡迎的運動,前 5 名分別是健走、散步(例如飯後散步)、跑步、重訓及瑜伽。物理治療師介紹 5 個活動,讓忙碌的上班族能隨時隨地進行、活絡緊繃身體。

2022年10月5日 星期三

關節炎,還可以運動嗎?關節炎患者建議4種運動可有助減輕疼痛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風濕病學會(ACR)

2022年9月28日 週三 下午5:30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風濕病學會(ACR)


到底運動還是不運動好呢?!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與不運動和不健康的人比較,經常運動的人身體狀況更好、更愉快、壽命相對也更長。對於患有關節炎的人來說,也是如此,不運動還會引發健康問題,包括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症等。

2022年4月23日 星期六

一周兩次就能遠離肌少症!4動作替腰腿打造好肌力

 


【吳旻珊報導】50歲後肌力流失的速度比以前快,更容易出現行動能力下滑的現象,能做的運動越來越少,肌力退化程度越來越嚴重,形成惡性循環。根據長庚紀念醫院衛教資訊,台灣目前65歲以上的長者間,肌少症盛行率約有3.9至7.3%,且當下肢功能變差,特別容易有跌倒、失能的風險!

2022年2月20日 星期日

【光仁醫師專欄】:陳醫師談「關節保養術」

人體全身遍佈著關節,像是髖關節、膝關節、肘關節、椎間關節和肩關節等,人體關節就像機械的手臂一樣,需要定期保養和換機油,尤其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承受人體最大的壓力,所以造成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機會最大。

2021年12月12日 星期日

2021年9月17日 星期五

經常跑步有什麼好處?4個優點或許不能忽視

 跑步運動並沒有年齡的限制,也不受場地的限制,自己不需要去健身房,也能完成這項運動,而且跑步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今天就來跟大家一起詳細的了解一下,快來看一看吧。



2021年8月7日 星期六

健康網》居家運動2動作 輕鬆遠離五十肩

五十肩的患者,只要曬衣服、舉手,甚至睡覺時,都會感覺到肩膀疼痛。;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記者陳建志攝)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五十肩是民眾容易碰上的骨科疾病之一,一旦罹患了五十肩,生活上會非常不方便,只要曬衣服、舉手,甚至睡覺時都會痛;對此,聯新國際診所院長林頌凱在臉書粉專「林頌凱醫師 Dr.53」發佈影片,與聯新醫學運動中心運動防護員林懷佑一起來幫助民眾用運動來避免五十肩,只要利用一個啞鈴、一張椅子以及一條彈力繩,就能有效運動。

2021年6月18日 星期五

謠言終結站》運動會讓關節受損增加關節炎風險? 國健署:正好相反

國健署表示,適度運動可以保護關節,不運動反而不好。(圖取自shutterstock)

 謠言指出保持運動會讓關節受損,增加罹患關節炎風險;對此,國健署表示,運動可以保護關節,不運動反而更不好。

2021年5月19日 星期三

退化性關節炎可以運動? 醫:幫助控制疾病

運動不僅安全,研究也指出可以減輕疼痛、疲勞、發炎和疾病病程。

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因為關節處軟骨的退化、磨損,造成活動上容易疼痛、甚至關節變形,進而抗拒太大動作,更遑論運動。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醫師蔡育霖表示,儘管疼痛和功能受限,會給關節炎患者帶來挑戰,但定期運動對於控制這些疾病相當重要。當身體活動減少和疾病出現,與相同年齡和性別的健康個體相比,患有關節炎的個體更容易出現肌肉萎縮和體重超重。

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柔軟髖關節、緊實腹腿臀!不只抬腿更要做這招

 


【蔡經謙報導】一般的抬腿做膩了好無聊?國家醫療資格的日本柔道整復師松井薫教大家1招簡單動作,就可以達到塑腿、瘦腰和消除浮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