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健康網》腎友易缺維生素D 醫:不只骨鬆 恐增心梗風險


醫師指出,腎功能不佳的病患常有維生素D缺乏,甚至嚴重不足的問題,不僅影響整體健康,同時也會增加骨折、骨質疏鬆、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的風險;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2025年3月28日 星期五

2025年3月27日 星期四

起床時膝蓋僵硬動不了是「關節炎」警訊!醫提醒5因素恐增加發炎風險

 


關節炎是種常見的疾病,會引起膝蓋疼痛、僵硬和活動受限等問題,嚴重還會影響生活品質。醫師提醒,肥胖、膝關節受傷史、結構異常等因素,都會增加關節炎罹患風險,但只要用正確的方式保護關節,就能有效改善膝關節健康。

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對股市狂熱!她天天手機交易「肩頸劇痛到手指」醫嘆:退化了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長期低頭使用手機進行股市交易,張小姐出現肩頸痠痛逐漸加劇,竟頸椎輕微骨刺和椎間盤退化。(示意圖/台中醫院提供)

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五十肩手「不舉」超痛!醫勸務必做好復健動作 以免痛更久



五十肩是很多中壯年人可能遇到的困擾,連有特定運動習慣的年輕人也可能發生。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廖振焜提醒,不論用哪種方式治療五十肩,務必積極做復健動作,以免惡性循環好得慢。

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

「做錯1事」害脊椎提早報廢!醫揭密:壓迫到神經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神經內科醫師陳韋達表示,下背痛若長期不解決,可能演變成慢性骨關節炎、脊椎退化。(圖/pixabay)

2025年3月23日 星期日

失眠影響健康!破解5大主因,重拾優質睡眠

 


俗話說:「人生三福:吃得下、睡得著、笑得出來。」這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卻並不是人人都可以輕易做得到的,尤其人的一生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睡眠上,如果無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打亂了正常的生理時鐘,恐怕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

50歲婦做家事肩痛難忍,誤以為五十肩,結果是鈣化性肌腱炎!自行服藥恐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一名50歲的許女士近日突然感到肩膀劇烈疼痛,稍微一動就痛,不僅嚴重影響日常活動,連睡眠品質也大受干擾,她原以為是罹患五十肩,嘗試自行服藥及熱敷,但症狀未見改善。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別再以為「小孩吃肥」是健康胖!醫揭兒童肥胖迷思:恐成長不高元兇


台灣成人每2人就有1人肥胖、青少年每3人就有1人!醫師提醒,肥胖恐提高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疾病,以及超過200種疾病風險,還會縮短預期壽命;即使是兒童也要注意肥胖問題,若甜食、熱量攝取過多,可能增加年輕型代謝症候群、脂肪肝、糖尿病與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

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87歲癌症名醫沒生過大病 全靠這些長壽食物!白飯、豆腐1吃法白髮變黑髮


65歲之後最想有怎樣的生活?繼續做喜歡的工作?不要開始癡呆?不想臥床不起?87歲日本癌症名醫帶津良一博士分享自己的養生飲食祕訣,讓他即使活到這年紀也不衰退,更連續30年不曾感冒。

2025年3月17日 星期一

年輕人白內障激增!醫點名「6大元兇」 其中這2個壞習慣最多人中招


白內障有顯著年輕化的趨勢,原本白內障幾乎是專屬於長者的疾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有白內障的問題。為什麼年輕人也會得白內障?

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骨質疏鬆不只找銀髮族 醫曝過這年紀「骨質每年流失1%」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千萬別以為骨骼健康的問題只專屬於銀髮族!醫師提醒,事實上,骨骼健康危機正在悄悄年輕化,尤其30歲後,每年骨質流失速率約1%,如果再加上久坐、高鹽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年輕族群的骨骼健康就可能處於隱形危機中,建議除了定期骨密度檢測,也要留意骨質流失速率,別等到骨骼結構出現問題時才發現,為時已晚。

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健康網》維生素D不只補鈣顧骨! 營養師:助孕媽咪護心


營養師分享,婦女在孕期中,心臟輸出量和血液循環量會增加,更容易感到心跳加快,此時若體內維生素D濃度足夠,就能調節心臟肌肉細胞功能,維持心臟健康;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2025年3月14日 星期五

肩膀肌腱鈣化害50歲婦肩痛難忍!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抽吸清除鈣化物

長期操勞家務,姿勢不當,小心肩部肌腱過度使用受傷,造成肩膀肌腱鈣化,肩痛難耐!1名50歲的許女士近日突然感到肩膀劇烈疼痛,稍微一動就痛,不僅嚴重影響日常活動,連睡眠品質也大受干擾,她原以為是罹患五十肩,嘗試自行服藥及熱敷,但症狀未見改善。



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台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突破350萬!醫揭「4期症狀」



圖:Freepik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人數已突破350萬大關,顯示這項疾病正日益嚴重。高雄秀傳紀念醫院骨科主任林書樊醫師指出,退化性關節炎的主要風險因子包括年齡、肥胖、關節過度使用及遺傳因素。

2025年3月11日 星期二

換季關節痛必看保健指南!專家推「4撇步」保養超有效 多喝1飲品是關鍵



許多人在換季變天時,常會感到關節疼痛。醫師指出,想緩解關節上的不適,有4個關鍵步驟要注意,可透過關節保暖到適度運動來保養,或是透過均衡飲食補充關節營養,還能多喝水,維持關節潤滑。

2025年3月10日 星期一

科學實證:喝牛奶能增肌減脂! 營養師公開「一天黃金攝取量」,效果加倍



胖已經是一種全世界的流行病,不僅影響健康,還帶來龐大的社會與經濟成本。研究發現,過重與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簡單來說增加關節的負擔,加速關節退化,像是膝關節和髖關節。而且肥胖的慢性發炎狀態還可能加劇關節炎,過重、肥胖甚至也跟13癌症有關。

2025年3月9日 星期日

毛巾擰不乾、罐頭打不開?醫警告肌少症「5大徵兆」不只是肌肉減少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後,高齡者的相關疾病及症狀也愈來愈受到重視,其中「肌少症」就是其中一項。肌少症不是只有肌肉減少,還包含肌肉力氣減退和活動表現變差,不僅影響行動能力,更可能引發跌倒、骨折,甚至提高死亡風險。建議多留意肌少症徵兆,才能及早預防或治療。

2025年3月8日 星期六

喝咖啡害電解質流失?醫揭密:「2類人」小心傷身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喝咖啡確實會增加鈉、鉀、鎂和鈣的排泄量,不過流失量都在正常範圍,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圖/pixabay)

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一抬頭就天旋地轉,竟是「耳石脫落」惹禍!醫揭如何判別「症狀」:5動作自救,自己也能讓耳石復位

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曾受到暈眩的困擾,但卻常搞不清楚病因,常見引起眩暈的原因包括「前庭神經炎」、「迷路炎」、「耳石脫落症」或內耳疾病「梅尼爾氏症」。其中,耳石脫落症是很常見的前庭疾病,不會影響聽力,也不會危及生命,卻會讓人很不舒服。如果確認是耳石脫落,可以靠居家耳石復位法來自救,不過究竟有哪些症狀,能確認自己是耳石脫落症呢?

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醫揭露:人人愛做的「床上行為」其實超傷身!小心慘變「臉部暗器」

手機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通訊功能外,無論是工作、交友、吸收新知或娛樂,人們總是離不開手機。現代人更是養成了睡前「躺床滑手機」的習慣,卻不知這個看似平常的小動作,可能對身體帶來負面影響。

2025年3月5日 星期三

工作繁忙、壓力大進辦公室長時間做「這件事」 美研究:死亡機率增..!

如果您工作做在辦公室,長時間維持坐姿,非常容易導致身體痠痛、甚至血液循環不良、手腳麻木肌肉僵硬,尤其「肌筋膜緊繃」會加重肩頸僵硬,長期累積的壓力,醫師指出久作姿勢,會變成影響全身的血流,例如長者打麻將打了兩圈之後,發現腳就不能動了,腳就腫起來,這是血液循環不好的關係。或者是同一個姿勢久了,坐著的時候,全身體重的壓力,都會在腰部上影響健康!絕對不可輕忽!

圖/TVBS

2025年3月1日 星期六

健康網》伸懶腰肩膀一聲「喀」 醫揭「喀喀聲」的秘密

醫師指出,喀喀聲通常是關節內的氣泡瞬間破裂造成的,這是正常現象,不代表關節有問題,也不會造成關節退化;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