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2024年8月31日 星期六

健康網》天氣熱也會關節炎 醫授4招預防

醫師表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時,注意室內外溫度的變化,避免急遽的溫度波動,對關節造成不良影響;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

2024年8月27日 星期二

想活久一點必做「這件事」!醫師:每天這樣做就對了

 現代社會中,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健康和長壽的問題。各種健康建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其中一個最簡單、最容易實行的建議卻常被忽略,那就是爬樓梯。事實上爬樓梯的健康益處可以促進心血管健康,也是一種極佳的有氧運動,它能有效提升心率,增強心肺功能。

圖/TVBS

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

2024年8月25日 星期日

膝蓋外側半月板破裂 微創膝關節鏡輔助修補術助重返運動場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台中 報導】38歲的劉先生熱愛運動,雖然常有扭傷拉傷,但他仗著年輕,休息一兩週便恢復如常,直到半年前,打籃球時右膝外側開始隱隱作痛,這次疼痛卻遲遲未癒,直到一次和朋友相約打球,卻導致隔天膝蓋腫脹無法行走,妻子帶他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運動醫學中心求診,徐振恆醫師診斷發現劉先生外側半月板嚴重破裂,必須手術治療,手術後經過兩個月復健,劉先生終於重返球場,繼續享受運動樂趣。

2024年8月24日 星期六

拳擊女王林郁婷超低體脂肪率曝!女性增肌減脂怎麼練?醫授減脂攻略兼防痠痛


台灣「拳擊女王」林郁婷8/4在巴黎奧運拳擊女子57公斤級8強戰中,成功晉級4強。在面對性別爭議壓力,林郁婷賽後淚崩對國人的支持表達謝意。減重醫師表示,女性運動員要降低體脂肪,必須從訓練和營養著手,除了毅力,付出的健康代價相當大,而一般女性朋友想降低脂肪,選對運動方式也很重要。

2024年8月23日 星期五

肚子肥竟是隱形殺手?恐藏「萬病根源」增數倍糖尿病、高血壓風險 逆轉飲食這樣吃


近年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代謝症候群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根據國健署的研究,代謝症候群患者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遠高於一般人,包括6倍的糖尿病風險、4倍的高血壓風險、3倍的高血脂風險,以及2倍的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而慢性發炎被認為是代謝症候群發展的潛在因素之一,要如何改善慢性發炎成為預防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2024年8月20日 星期二

減肥只吃葉菜類好餓?他吃「虱目魚」2個月瘦10公斤 抗發炎又降血壓

醫師魏士航表示,他曾有一名53歲男性患者因體重89.3公斤,健檢報告滿是紅字,而來求診,經他建議多吃虱目魚,竟然在2個月後體重就減少10公斤以上。



2024年8月18日 星期日

「1疾病」恐致血管性失智症!全台超多人中鏢 醫公開「預防6大關鍵」


隨著台灣的老年人口迅速增加,根據報告指出,在2025年就會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銀髮族的常見疾病如骨質疏鬆、肌少症、三高也成為我們不可忽視的課題!除此之外,失智症的盛行率也是逐年攀升,而失智症最常見的原因為阿茲海默症,主要表徵為記憶力衰退,另一個常見類型則為血管性失智症。

2024年8月17日 星期六

小心膝蓋退化警訊! 專家:年輕及早保養+穿戴護具也很重要


生活中心/陳佳侖 、蔡明政 台北報導

台灣逐漸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隨著人口老化,膝蓋退化所衍伸的問題也備受關心,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高達15%,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康睿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張偉鴻就建議,應該趁年輕時及早保養,才能有效預防膝蓋、關節等退化問題。

2024年8月16日 星期五

樂當銀髮族不被憂鬱所束縛 做好退休規劃充實耆老生活


【NOW健康 編輯部/專題報導】人老了之後,從職場退休,意味著人生下半場的開始!但隨年紀漸長,65歲以上的民眾易因生活失去重心、久病厭世等等各式因素引起老年憂鬱,為了能夠健康快樂的享受老年生活,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民眾,老年憂鬱絕不是等到發生才有所作為,平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勤於鍛鍊身體維持健康,提前做好退休規劃,像是重拾嗜好、學習新事物、擔任志工、外出旅遊等,提升生活滿意度,創造幸福感,就能減少憂鬱發生率。

2024年8月15日 星期四

這些習慣快改掉!醫曝「這動作」頸椎恐承受27公斤壓力


(記者馮康蕙/綜合報導)現代3C產品發達,導致大家養成經常性低頭滑手機的習慣,頸椎問題也漸漸成為文明病之一,北醫骨科部部主任吳孟晃醫師指出,低頭的姿勢在無形中都是加重頸椎的負擔,而且當前傾的角度越大,頸椎所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保持良好的姿勢,以免頸椎負擔過大,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圖/擷取自FREEPIK

2024年8月13日 星期二

桃園醫院報你知!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秘密 健康飲食助你少發炎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日前舉辦了「風濕免疫疾病健康講座」,由風濕免疫科主任王淳峻醫師及營養師黃蘭茜共同主講,吸引了眾多民眾參加,深入探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疾病認知及抗發炎飲食策略。


桃園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王淳峻醫師主講,探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疾病認知及抗發炎飲食策略。圖:部立桃園醫院提供

2024年8月8日 星期四

2024年8月6日 星期二

慢性疼痛與肌肉骨骼有關!醫籲:運動對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最有效

慢性疼痛的主因有80%與肌肉骨骼有關,包括退化性關節炎、慢性下背痛、慢性頸痛、脊髓骨受傷、小兒麻痺後症候群、風濕性關節炎和肌纖維疼痛等。




2024年8月5日 星期一

外婆骨折離世 戴大為出書教防骨鬆

林周義/台北報導


骨質疏鬆是骨折的隱形殺手,人類骨頭質量在35歲前達到巔峰,隨著老化而流失。10年前的夏天,成大醫院骨科醫師戴大為的外婆髖部骨折,術後5天回家休養,但因年紀老邁,多數時間都在臥床,身體機能愈來愈差,不到1個月就因器官衰竭過世,令他心痛不已。對他而言,未能及早發現外婆的骨鬆,是他人生的一大遺憾,他也將這段故事寫成書,希望藉著衛教提高大眾對骨鬆的認識,別讓骨鬆帶走心愛的家人。

2024年8月3日 星期六

溫差逾5度腦中風增4倍 醫示警:頻繁進出冷氣房小心了

天氣暴熱,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若室內溫度設定在攝氏24至25度,室外溫度為33、34度,如果一直頻繁進出,特別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有研究顯示,若室內外溫度差異大於5度,原本健康且年齡小於60歲的人,出現急性腦中風的風險會增加4倍。


長時間待在冷氣房裡,或者急速從室外熱天氣,進入室內吹冷氣,溫差超過10度,可能會讓你的體溫調節中樞失靈。(示意圖/photoAC)

2024年8月1日 星期四

上班族久坐這裡痠那裡痛!腰部位居第5名 肩頸排第1名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你上班時總是腰酸背痛嗎?對於上班族來說,由於長期久坐、姿勢不良的緣故,容易讓各種症狀,如烏龜脖、脊椎側彎找上門來,但你知道哪些部位的酸痛問題最受熱議嗎?《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上班族痠痛部位」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上班族痠痛部位聲量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