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2021年7月9日 星期五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上了年紀總是膝蓋痛,該怎麼辦? 示意圖/ingimage

很多中老年朋友經常會出現膝關節(俗稱“膝蓋”)疼痛、腫脹、僵硬,上下樓梯,甚至平地走路困難。導致上述症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關節滑膜病變等,其中以膝骨關節炎最為常見。

2021年7月8日 星期四

健身教練教你搭配彈力繩 放鬆肩頸及後背

 

示意圖/ingimage授權

Hello~身體硬梆梆,覺得自己電腦用太久已經快要五十肩?此次療日子運動企劃,特別邀請到王牌教練阿Ben,來幫助有肩頸痠痛的各位,教你徒手就能做的放鬆運動!覺得徒手運動還不夠?影片後面還有針對強化版教你搭配彈力繩怎麼放鬆肩頸及後背!想快點舒緩肌肉緊繃,就馬上跟著影片一起動起來吧!

2021年7月7日 星期三

肩膀愈不動愈容易得「五十肩」!3個日常保養原則,不卡「關」

 

半夜睡覺肩膀容易疼痛、手漸漸地舉不高,就連穿衣服都像酷刑,你也有這樣的經驗嗎?當心,這可能是號稱中年殺手的五十肩找上門!

專長治療骨關節運動傷害的醫師陳烔瑜指出,「五十肩」字如其名,的確好發於45歲-60歲的族群,它正式名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2021年7月6日 星期二

膝蓋莫名積水險癱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害的!

「關節炎之王」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在手腕及掌指關節,下肢則以腳踝及膝蓋為主,若沒有積極治療,就會侵蝕關節造成關節變形,最後失去功能影響生活品質。

家住在鳳山的37歲餐酒館老闆娘阿美(化名),四年前膝蓋出現微腫及疼痛,到醫院檢查為退化性關節炎,吃藥治療後病情都沒有改善,後來膝蓋關節更出現積水,經抽水治療仍反覆積水,造成無法行動,後來連手部關節也因疼痛無法拿取東西,甚至嚴重到無法工作,經就醫輾轉轉診到風濕過敏免疫科檢查,最後確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經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後,病情獲得良好控制,並能恢復正常上班,更在去年阿美成功產下一名男寶寶。

2021年7月5日 星期一

退化性髖關節炎連走路都不行 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近80歲周姓老婦人,這幾年來,漸漸的會覺得右邊的髖關節卡卡的,而且常有僵硬疼痛感覺,且現在走幾百公尺就走不下去了,就醫後診斷為髖部退化性關節炎。經施行「關節內髖關節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後,現已可以恢復以往愜意散步,並且能連續走4公里,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2021年7月4日 星期日

【光仁醫師專欄】:陳醫師談「學童發育與運動傷害的問題」

 


一、 骨骼的成長:

        骨骼為人體之造血器官,也是支撐人類活動的支架,人類共有206塊骨頭,骨骼發育良好,則身材及體能也都能強健,骨骼發育由幼兒期、青春期、成長期、老年期,年齡約在20-35歲時達到巔峰。

健康對策講座/舉手 抬腳 扭腰 久坐也能練肌力

 

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帶領講座現場觀眾坐著運動,把握零碎時間鍛鍊心肺耐力和肌力。圖/陳郁菁

提升免疫力對預防新冠肺炎有效,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運動,尤其是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可進行的健身操,能強化心肺耐力和肌力。

納智捷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辦「健康對策」講座,邀請物理治療師簡文仁示範居家防疫健身操,從頭到腳伸展放鬆,達到最佳舒緩身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