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運動醫學會前理事長、長庚大學骨科教授暨長庚紀念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葉文凌指出,膝關節疼痛一般較常見於中老年人,年輕人較少至醫院就診;但是,這並不代表膝關節疼痛在年輕人是罕見的,只是有別於中老年人以退化為主,年輕人膝關節疼痛,大多是因為外傷,或者是先天結構的問題。
葉文凌認為,年輕人常見的膝關節疼痛,可以說是男女有別、先天有別、種類有別,主要是因為男性和女性的膝關節結構是不一樣的,年輕人出生下來的遺傳結構也是個人不同,不同人之間的活動度也有極大的差別,因此年輕人的膝關節疼痛類別也有巨大的差異,幾乎找不到什麼共同點。
討論年輕族群的常見膝蓋痛之前,首先要了解膝關節的解剖構造。葉文凌說明,膝關節是由股骨下端和脛骨上端組成,這兩者前方另有髕骨,髕骨和股骨會構成髕骨骨關節,此關節可以說是全身負重壓力最大的地方,因此髕骨骨關節的軟骨厚度也是「全身之最」,最厚處可達10釐米。
脛骨和股骨會形成一個夾角,稱為「Q角度」,男性約為5至7度,女性約為7至9度,別看只是小小的兩度差別,這小小的差別已經讓骨科醫師和病患受盡折磨。
關節內部另有其他結構,像是在骨頭的表面會包覆一層水晶狀軟骨,主要是供作避震和潤滑的作用;骨頭與骨頭之間有兩片半月板,主要是因為股骨遠端是半球形,和脛骨近端是平的,因此需要有半月板當作填補、避震的作用。
骨骼與骨骼之間另有多條的韌帶和肌腱,主要是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關節囊和附屬韌帶,在韌帶的外面是各種肌肉群和肌腱。
一般認為,膝關節的活動有6個自由度,在X、Y、Z軸上面,都可以前後移動及旋轉,因此這會影響到各條韌帶、半月板、軟骨的負重,所以造成的急性傷害和慢性運動傷害的結果,也會迥然不同。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原文網址: https://tw.news.yahoo.com/%E5%88%A5%E4%BB%A5%E7%82%BA%E8%80%81%E4%BA%BA%E6%89%8D%E6%9C%83%E9%97%9C%E7%AF%80%E7%97%9B-%E5%B9%B4%E8%BC%95%E4%BA%BA%E8%86%9D%E8%93%8B%E7%97%9B%E5%B8%B8%E8%A6%8B2%E5%8E%9F%E5%9B%A0-%E7%89%BD-%E9%AB%AE%E5%8B%95%E5%85%A8%E8%BA%AB-013605119.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