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自: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
跑完膝蓋好痛 3招提升髖關節穩定度改善跑者膝
全民夯運動,人人都是跑者,不過有些跑步前的訓練不足或是錯誤的跑步姿勢,常常會導致關節或肌肉的疼痛,其中最困擾的就是膝蓋周邊疼痛的「跑者膝」,經常反覆發生,讓不少人對於運動產生恐懼。
AM 08:30 ~ 12:00
PM 14:30 ~ 21:30
AM 08:00 ~ 12:00
PM 14:00 ~ 21:30
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來源自: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
全民夯運動,人人都是跑者,不過有些跑步前的訓練不足或是錯誤的跑步姿勢,常常會導致關節或肌肉的疼痛,其中最困擾的就是膝蓋周邊疼痛的「跑者膝」,經常反覆發生,讓不少人對於運動產生恐懼。
▲醫師傳授4招可簡單自測「退化性關節炎」。(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走路時出現「喀喀」聲,擔心自己是否關節出狀況?4招簡單自測「退化性關節炎」,若符合其中一項就要當心了,醫師也提醒,關節退化是「不可逆」的,平時就應該做好保養,除了運動,飲食方面也要特別留意蛋白質、維生素D等營養攝取,以幫助膝蓋潤滑及穩定。
醫師陳炯瑜直言,退化性關節炎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他也曾在門診遇過40幾歲的患者,因此別仗著年輕,就忽略關節保養,每天踏出的每一步,膝關節都在承受巨大壓力,更遑論體重過重、上下樓梯、錯誤的運動姿勢或過度使用等,皆會加速關節的磨損,進而導致退化性關節炎。
陳炯瑜也分享4招簡易測驗,若符合其中一種症狀,就要注意退化性關節炎找上門:
1.上下樓梯超過10階,膝蓋就感覺疼痛。
2.平常走路、運動,總感覺關節卡卡有聲音。
3.早上剛起床時,一段時間沒活動就會感覺僵硬。
4.關節深處會疼痛,但壓不到痛點。
▲醫師解釋,退化性關節炎就是裡頭的軟骨發生磨損。(圖/達志/示意圖)
陳炯瑜解釋,退化性關節炎就是關節內的軟骨發生磨損,骨骼的關節軟骨失去緩衝保護的功能,長時間互相摩擦下,就會造成腫痛、發炎。而膝蓋就如同輪胎,體重過重便造成過多的磨耗,使用不當也會導致輪胎皮消耗增加。
陳炯瑜認為,膝蓋保養是全方位的,包括飲食及運動;飲食方面,千萬不要只靠單一種營養品,如:蛋白質,可合成肌肉,幫助膝蓋的穩定;維生素D、膠原蛋白還有鈣質皆可來幫助膝蓋的潤滑。另外,適當的運動,可以訓練肌肉力量,增加肌肉的強度來穩定關節減少磨損。
不過,陳炯瑜提醒,若已經出現疼痛,請不要隨便運動折磨關節,一定要先就醫,也要記得關節退化是「不可逆」的,一旦出現症狀,應立即治療。
原文網址: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938689
髖關節外側嗒嗒響的髖關節彈響症候群
一名喜愛登山的女嚮導, 每走一步, 髖關節外側就「嗒」一聲,並合併中度的疼痛,平時疼痛情形還算輕微, 但山路走越多,症狀就越嚴重。 檢查後發現,她髖關節大轉子上的髂脛束(Iliotibial band)相當肥厚且纖維化。
經施以局部非類固醇消炎藥注射及伸展鍛練後,症狀及發生頻率顯著改善,3 個月後已不再復發。
腳跟長期出現刺痛感覺,可能是足底筋膜炎警號。有醫生表示,足底筋膜如一個避震器,能夠吸收我們的體重及動作為足底所帶來的衝擊力。如果過勞,可能會造成腳底拉傷,甚至出現足底筋發炎、腫脹等,經常站立的人士較容易患上,平日可以多做伸展運動改善疼痛不適。
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諮詢專家/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及疼痛治療中心暨復健科主治醫師 徐瑋璟、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及疼痛治療中心中醫師 吳俊昌
熱愛跑馬拉松的陳先生,某次賽事因準備不足,中途跑姿走樣,但仍堅持完賽,導致隔天起床一踩地就感到足跟內側一陣刺痛,雖然緩步行走後逐漸舒緩,但久站工作後又即復發,就醫確診為足底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