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治足底筋膜炎可考慮增生治療。(照片提供/王浩洸)
AM 08:30 ~ 12:00
PM 14:30 ~ 21:30
AM 08:00 ~ 12:00
PM 14:00 ~ 21:30
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期間減少移動,導致日常身體活動量大為降低。開始出現腰酸背痛、肩頸疼痛的問題,即使天天復健、吃藥還是沒用? 而且有幾個部位按壓下去特別痠痛?要留意可能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找上門。
醫師徐秋豪指出病患檢查影像第五至第七節椎間盤突出,導致頸椎椎管狹窄並且嚴重壓迫脊髓。(圖: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提供)
65歲男子近期發現走路不穩,雙下肢力量大不如前,他原不以為意,覺得恐是年紀大退化所致,但症狀卻越發嚴重,擰毛巾、開瓶蓋等都需旁人協助,甚至得靠輪椅才能移動;醫師檢查發現,患者的第五至七節椎間盤突出,導致頸椎椎管狹窄並且嚴重壓迫脊髓,緊急安排頸椎微創手術,將突出椎間盤切除重建脊椎,才逐漸恢復四肢力量。
肥胖是許多疾病的前兆,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多達八項與肥胖有關,除了心臟病、腦中風,還會造成脂肪肝,增加肝硬化、肝癌機率,或引起高血壓造成腎功能退化、性功能障礙,骨關節疾患如退化性關節炎、骨刺、椎間盤突出,更可能增加胰臟癌,子宮癌、食道癌等罹癌風險;麻豆新樓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莊立奇醫師提醒家長,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千萬不要誤信「小時候胖不是胖」說法,應正視肥胖主因。
婦人震波一個月鈣化完成消失。(圖:台灣衛福部豐原醫院提供)
67歲婦人肩膀經常疼痛,到復健科門診檢查後發現,手臂上抬與內轉時會因嚴重疼痛而無力,當天安排X光檢查,發現除有旋轉肌肌腱炎,還出現嚴重的鈣化,也就是肩關節鈣化性肌腱炎。醫師建議做一般常規復健外,再安排三次的自費震波治療,一個月後追蹤照X光片,發現鈣化點已完全消失,肩關節疼痛與功能都得到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