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指出,對於坐辦公室的上班族,最容易達成的就是爬樓梯和快走,像是中午以快走去買午餐等,很自然地就打破久坐不動的狀態;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時間
AM 08:30 ~ 12:00
PM 14:30 ~ 21:30
時間
AM 08:00 ~ 12:00
PM 14:00 ~ 21:30
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2024年10月5日 星期六
2024年10月4日 星期五
頭痛反覆連止痛藥也沒效,問題竟是脖子!醫師3招放鬆頸椎不再痛
頭痛頭暈 原來也可能是脖子搞的鬼
王小姐22歲,間歇性常常頭暈頭痛已經1-2年,起初一兩個月發作一次,近幾月常頻繁發作,症狀常先出現後頸部緊繃,如果沒有休息持續忙碌工作,就會往上延伸引起頭暈頭痛,但又不會有看見閃光等典型偏頭痛症狀,偶爾也會出現眼窩附近痠脹不舒服,曾至神經內科及眼科多次就診及詳細檢查,都告知沒問題。
最近因手肘痠痛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就診,看診當天剛好頭痛發作,自行吃了止痛藥也無法改善,經門診問診後執行X光檢查,側面X光影像顯示頸椎變直(正常應為C形)但無其他異常,整體判斷應為「頸因性頭痛」,與患者討論後執行局部類固醇注射,頭痛瞬間緩解。
手麻又頭痛病因找到了!醫:這族群小心「頸因性頭痛」
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指出,因3C產品普及,頸因性頭痛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門診常見到許多患者反覆疼痛數年,直至手麻之後才來復健科就診,此時已合併頸神經根壓迫症狀,經2-3個月漫長的頸部牽引等復健治療後,手麻及頭痛都消失了,此時才知道原來多年的頭痛頭暈及眼窩痠痛是頸因性頭痛。
引起頸因性頭痛的主因係長期固定同一姿勢(如:看電腦、追劇、長時間使用手機…等),導致椎間盤突出而後壓迫頸椎附近神經及頸部肌肉緊繃牽引至頭部肉導致頭痛,至於引起眼窩附近不適的機轉則未明。
要預防頸因性頭痛,武俊傑提醒大家,應避免長時間專注3C產品,每30分鐘做30秒的頸椎伸展運動,按摩、熱敷也是放鬆方式,若經神經內科檢查已排除其他問題,頸因性頭痛應是可能原因,可藉由藥物及復健來逐漸改善。
原文網址: https://www.edh.tw/article/36666
2024年10月3日 星期四
2024年10月2日 星期三
2024年10月1日 星期二
運動過度小心鵝足肌腱發炎!單車騎士及久蹲等族群要注意
【焦點時報/記者林明佑報導】一名35歲自行車騎士,天天騎車鍛鍊,雖然很重視保養,但數月前卻覺得膝蓋痛得不得了,到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接受骨科顏大欽醫師診治,檢查後發現患者因運動過度,鵝足肌腱發炎,經給藥及正確衛教後情況才改善。顏大欽提醒除自行車騎士外,常蹲下來搬重物、鋪地磚、耕作及水泥工等族群也需特別注意膝蓋磨損的問題。
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每當換季就「關節痠痛」?醫曝平時多吃「4食物」預防骨質疏鬆
每當換季得時候,就出現關節痠痛的問題?對此,王竣平醫師表示,關節痠痛除了跟軟組織有關係外,很多時候跟骨骼健康也有關係,因此也推薦平時可以多補充「4食物」預防骨質疏鬆。
關節痠痛除了跟軟組織有關係外,很多時候跟骨骼健康也有關係。(示意圖/photoAC)
2024年9月29日 星期日
女性50歲後心臟病風險激增!女性心臟病有時不會胸痛 醫曝「隱藏版症狀」
心臟病將有機會成為女性頭號殺手!心臟疾病是台灣女性的第二大死因,在美國更是位居第一。心臟科醫師警告,女性心臟病的症狀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視,尤其50歲停經後,發病機率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