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族久未工作重回職場,小心易罹患「類過勞症候群」。圖╱123RF
AM 08:30 ~ 12:00
PM 14:30 ~ 21:30
AM 08:00 ~ 12:00
PM 14:00 ~ 21:30
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關節炎基金會
你知道服用藥物的時候,有時需要搭配食物或液體一起服用,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用來增加藥物的吸收率,並且降低發生副作用的風險!但是選擇食物和飲料選擇就很重要,因為有些食物、飲料和藥物會相互作用,甚至會降低藥效或是增加不良副作用的危險。關節炎基金會盤點五項,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的食物及飲料。身邊有服用藥物的朋友,快點確認自己有沒有這些NG行為!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有時會感到手腳、膝關節疼痛,卻說不上什麼原因,以為自己只是老了關節退化,但其實並非每個人關節痛原因都相同。除了老化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還有跟自體免疫相關的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因為尿酸結晶沈積於關節內造成發炎的痛風性關節炎,尤其當痛風性關節炎發作起來,不只關節痛,嚴重起來,有可能造成腎功能衰竭。
骨質疏鬆症是多因素造成之骨骼疾病。骨質疏鬆症盛行率近年來越來越高;台灣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每5人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正常人的骨頭由許多排列緻密的骨小樑組成,而骨質疏鬆的病人骨頭間則呈現空洞,很像被蟲蛀掉、咬掉。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民眾由於骨頭較為空洞,因此受力程度明顯降低,輕微的意外例如:走路不小心跌倒就有可能造成骨折。
你有退化性關節炎的困擾嗎?很多人覺得在早上起床的時候,關節炎最不舒服,究竟是為什麼?醫師提醒,退化性關節炎一定要運動,並傳授1招「簡單運動」就能保護關節。
復健科醫師侯鐘堡說明,退化性關節炎是人體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只要任何有關節的地方,都可能會產生退化,而最常見的就是膝蓋退化。
那麼膝蓋退化會有什麼症狀?侯鐘堡表示,常見就是膝蓋周邊可能感到疼痛或僵硬,或膝蓋兩邊看起來不太一樣,就是變形了。另外,有些人會蹲不下去或上下樓梯疼痛,這些都很常見,甚至大腿的肌肉也會變得萎縮無力。
不少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覺得在早上的時候最不舒服、最疼痛,這是為什麼?侯鐘堡解釋,因為關節經過一晚的睡眠之後,都沒有活動,發炎物質會累積在關節液裡,所以早上起來的時候,只要多活動一下,就會覺得好多了;甚至許多長輩經驗是曬完太陽之後,膝蓋比較沒那麼痛,那是因為曬太陽之後,關節溫度提高,讓組織熱循環提高,代謝廢物可以排出去,因此關節也比較不痠痛。
該如何預防、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侯鐘堡說,若是比較輕度的退化,可以先用保守治療,吃一些保養品、止痛消炎藥等,或做一些物理治療就會比較緩解。如果是比較嚴重,可能就要積極治療,做注射治療或開刀置換關節等。
侯鐘堡提醒,退化性關節炎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運動,要訓練股四頭肌,而最簡單的運動就是「勾腳運動」。找一張椅子坐好,把腳伸直,然後將腳板往上勾,這個動作有一個重點,就是大腿內側處一定要用力,讓肌肉鼓起來,才能正確訓練到股四頭肌,進而保護關節。
侯鐘堡補充,目前醫學上嚴重的關節退化,仍然是不可逆的,因此早期保養、早期治療才是最重要。
◎ 諮詢專家/侯鐘堡醫師
原文網址:https://health.tvbs.com.tw/review/33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