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AM 08:30 ~ 12:00
PM 14:30 ~ 21:30
時間
AM 08:00 ~ 12:00
PM 14:00 ~ 21:30
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2022年11月3日 星期四
男子車禍膝關節脫臼!合併韌帶斷裂半月板破裂 術後六週可用拐杖行走
2022年11月2日 星期三
NOW健康/骨關節炎一定要開刀? 「膠原結合胜肽」新療法能克服
文/陳如頤/NOW健康
退化性關節炎為全世界最常見的關節疾病,逾半台灣65歲以上族群均有這方面困擾,女性患者多於男性,如果嚴重到無法久站、走路,就需考慮置換全膝關節。據健保統計,全台每年膝關節炎就醫者超過86萬人,近3萬人置換全膝關節,且人數逐年增加,中國醫、中研院攜手研究「膠原結合胜肽」,有助於治療早期關節炎,增強骨關節炎關節軟骨,對於不想開刀患者來說,為一大福音。
2022年11月1日 星期二
老人跌倒因素多 國健署列「生活18項預防要點」
隨著年齡的增加,應變能力以及肢體的活動協調度都較差,而長者一旦神經退化、反應較慢,如重聽、視力退化、認知功能降低和腳部的感覺減退都會使感官功能較不靈敏,造成對環境不正確的判斷,此外,服用某些藥物,如血管擴張劑、鎮靜劑、高血壓藥物、止痛藥等,會影響意識,讓感覺便得較為遲緩或者產生暈眩等副作用,進而造成跌倒。
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退化性關節炎,明明痛到快軟腳,為何還要每天步行?
現職:嘉義陽明醫院院長
專長:退化性關節炎、人工關節手術、骨折
高齡96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在今年英國時間9月8日下午辭世,她在前二天,也就是9月6日,還面帶微笑,親自柱著柺杖接見保守黨的黨魁特拉斯(Liz Truss),並任命特拉斯出任英國首相。
積極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的嘉義陽明醫院謝景祥院長,本身也是骨科醫師強調,「高齡長輩每天散步30分鐘,能讓肌肉力量、平衡感增加,延緩關節的退化。」
圖/謝景祥院長提供
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5原因傷害膝蓋很深,深蹲、坐太久都上榜,女性穿「這款鞋」風險也提高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
1.蹲、跪太久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人常做全蹲、深蹲、蹲太久、跪太久、坐太久、爬山、爬樓梯等動作,長久下來,膝蓋關節就容易受傷。尤其是對65歲以上、沒有運動習慣的老人來說,經常做這些動作的話,稍一不慎,就容易傷害到膝蓋關節。
2.久坐、盤腿
「久坐傷膝」,很多內勤上班族或不愛走動的人,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坐久了膝蓋就會受傷。一般人坐的時候,很習慣將膝關節彎成90度角,關節易受到壓迫,長時間保持同一坐姿太久,不僅身體循環會變差,也會讓膝蓋軟骨或關節液分泌減少,提高膝關節發炎產生疼痛的風險,若是有盤腿習慣的人,膝蓋痛會更為嚴重。
3.常穿高跟鞋
女性長時間穿高跟鞋、腳踝或膝蓋曾經扭傷年久未癒的人,都容易引發「臏骨股骨疼痛症候群」(俗稱跑者膝)。由於穿高跟鞋的女性,站的時候膝蓋習慣往後頂住,用關節與關節卡住的力量支撐身體的重量,就容易磨損膝蓋。
4.運動傷害未治癒
老年男性有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人數很多,追溯其源,大多都是年輕時運動傷害沒有完全治癒所導致。
5.腰椎不好
腰椎不好的人,慢慢的膝蓋也會不好。以坐骨神經痛為例進行分析,坐骨神經會影響膝蓋的穩定性,膝蓋的神經傳導會透過腰椎送回大腦,一旦腰部受傷了,就會導致腰椎控制下肢能力變差,而脊椎不正,會讓兩邊受力不平均,連帶造成膝蓋更容易磨損發炎。
原文網址:https://times.hinet.net/news/24210663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下背腰部疼痛怎麼辦?下背痛是什麼原因?醫授「2動作」不再腰痠背痛

芝芝上個月搬家,彎腰拿了許多重物後,一直覺得腰背怪怪的,有時還會痛到屁股,上完整天班更是腰痠背痛,連起床都覺得困難。醫師指出,下背腰部疼痛的原因很多,多數人不處理也會自行緩解,但若持續超過4周,就可能演變成慢性下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