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是常見的關節疾病,尤其膝蓋退化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成大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戴大為指出,退性化關節炎有6大危險因子必須留意。
楊先生是一位鐵皮屋工人,平常工作需要爬上爬下,楊太太則是家庭主婦,生活很單純,主要就是操持家務。楊太太的膝蓋疼痛僵硬很久了,一直都是直接吃成藥緩解症狀,剛好最近楊先生覺得膝蓋有點痠痛,他們孝順的女兒就一起把夫妻倆帶來我的門診。
X光片檢查結果發現,楊先生的膝蓋僅是輕微的退化,反而是楊太太的膝關節長滿了許多骨刺,甚至關節軟骨也已經磨損很多了。
他們聽到這檢查結果都大吃一驚。
「原本以為我先生是『做粗重的』,關節應該會比較快壞掉。」楊太太一臉不敢相信地說,「我都是在家煮飯、做家事而已,沒做什麼粗重的工作,沒想到竟然是我的關節先壞掉!」
6大危險因子 性別、體重都有關聯
退化性關節炎目前成因不明。先前大多數人認為是過度使用造成關節軟骨磨損加速的關係,但這一點並沒有在所有病人身上發生。有些人一輩子務農或做粗重工作,關節卻很健康;有些人是坐辦公室的,還沒退休已經有關節退化的現象。
我們雖然不知道確切的成因,但還是有一些已知的危險因子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留意。
1.基因
也就是體質,這是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事實,有些人的軟骨細胞就是比較容易老化,軟骨層比較容易磨損。
2.年齡與性別
年紀愈大,關節退化的機會愈高。而女性又多於男性,這可能跟荷爾蒙有關,但確切原因不明。
3.肥胖
肥胖的人罹患膝關節退化的風險較體重正常的人高出許多,約為7倍機率。
4.下肢排列
並非所有人的腳都是直的,O型腿會讓膝關節內側更容易磨損,X型腿則會讓膝關節外側受力增大,磨損軟骨。
5.運動傷害
有些人也會有誤解,認為運動過度會造成關節退化,事實不然。造成關節退化的,不是運動本身,而是「運動傷害」,例如韌帶斷裂、半月板受傷等。因此,發生運動傷害時務必妥善處理,避免日後產生關節炎的後遺症。
6.意外傷害
因意外受傷造成骨折,可能會改變關節的受力,使關節承受不平均的壓力,加速軟骨磨損。若骨折一路裂到關節表面,造成不平整,也會加速軟骨磨損。要避免「創傷後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最好的方法就是盡快將移位的骨塊復位固定。
一張圖看懂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嚴重程度
要怎麼知道關節退化的程度呢?如果有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症狀,例如走路膝蓋痛、僵硬、變形,最簡單方式就是照X光片檢查,就可以判讀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嚴重程度。
正常的膝關節影像可以看到上方大腿骨(股骨)、小腿的脛骨和腓骨。關節表面是由軟骨組成,由於軟骨在X光片上不會顯影,所以看起來像是一條黑色的縫隙,其實那就是關節軟骨的厚度。
最常用的退化性關節炎分級方式是「卡葛倫-勞倫斯分級系統(Kellgren-Lawrence Grading System)」。這個系統根據站立膝關節X光影像,以關節間隙減少的程度(代表軟骨磨損的程度)和骨刺生成的程度,將退化性膝關節炎分成5級。
重度膝關節退化不一定最痛 治療方式以個人症狀為主
無論是哪一個等級的退化性關節炎,減輕體重和適度運動都可以有效控制疼痛。治療方式依照不同等級有不一樣的處置方式。
- 葡萄糖胺、軟骨素等保健食品,適用於第1、2級輕度退化性關節炎。
- 玻尿酸注射、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適用於第2、3級中度退化性關節炎。
- 復健或物理治療,適用於第1~3級輕度與中度退化性關節炎。
- 第3級退化性關節炎在某些情況下,需考慮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
- 第4級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若是症狀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時,則應考慮人工關節手術。
- 消炎止痛藥在需要時酌量使用,關節內注射類固醇則是在急性疼痛發作時使用。
根據臨床經驗,每個人症狀的嚴重程度和X光影像看到的不一定成正相關。像是在門診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嚴重疼痛的病人,照X光片卻發現只有1級或2級退化;而第4級退化的病人,常以走路痠軟、關節變形來表現,疼痛感反而沒有那麼嚴重。
所以治療的選擇,除了考量X光的嚴重程度外,最重要的是必須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症狀和需求量身訂做,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本文節錄自《退化性關節炎診治照護全書:51堂速懂膝關節炎&髖關節炎預防與治療的健康課程》,文章由原水文化授權轉載,圖文經編輯並增訂小標。)
原文網址: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995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