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核心運動,預防肌少症的發生。 圖/ingimage
台灣不僅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老年人口可能患有不同程度的肌少症,年輕族群的比例更是逐年上升!你也發現了嗎?肌少症不僅影響活動力、生活品質也可能導致骨質疏鬆、易跌倒受傷等風險,因此維持適度的運動對於預防肌少症非常重要。《遠見 ON AIR》這次邀請到前國軍教官,同時也是超慢跑節拍器主推廣人徐棟英,與我們分享如何不使用昂貴的運動器材,只要在家輕鬆做,就能預防肌少症的核心運動!還附上YouTube相關教學影片。
「在瑜珈墊上多流汗,少在病床上流眼淚」
這是前國軍教官徐棟英將美軍的陸戰隊訓練名言,轉換成自己訓練核心的理念,最初為了幫助社區延緩老化,再加上避免購置昂貴器材的負擔,讓更多人都能輕鬆地加入核心訓練的行列。
徐教官設計的核心訓練課程中,主要使用簡單的徒手動作,並以自身體重產生負重效果,學員無需特殊器材,只要透過捲腹、側捲、伏地挺身等動作,便能有效鍛煉核心肌群。這種訓練方式具有可及性高、操作簡單、適合家中練習等優點。
哪些肌肉症狀是身體給的警訊?我們究竟該如何避免做出錯誤的核心運動姿勢?它的效果又是如何?以下帶你一起了解。
肌肉病變的三個分期
1.痠痛感。
2.纖維化。
3.人工關節。
不論是銀髮族或是上班族,經常會有肩頸痠痛、腰酸背痛的問題,雖然有些人會選擇去按摩推拿,不過那只是使我們的肌肉放鬆,肌肉痠痛的問題沒有解決,很可能會導致纖維化。例如經常聽到的退化性膝關節、僵直性頸椎,若再不處理好,就會面臨更換人工膝關節、人工髖關節的情況。
伏地挺身帶動關節活動的三大關聯
1.肩關節帶動胸大肌與背部肌肉。
2.肘關節帶動二頭肌與三頭肌。
3.手腕關節帶動橈腕前後側。
當你不小心跌倒趴著,周遭若是沒有任何人可以幫你,你只能透過你的手掌壓地板,把身體推離地板,推離地板的那一剎那,關節就動了,肌肉會產生等張收縮,就可以有效的解決你的肩頸跟腰酸背痛的問題。
核心運動的要點與新手迷思
徐棟英教官的課程除了在實體課上可以學習之外,也有在YouTube上傳了22部影片的相關教學播放清單,提供給大家線上免費觀看、學習運動。不過當我們獨自看著影片仿效時,可能會有一些迷思或是不自覺做成錯誤的姿勢,徐棟英教官便提出以下注意要點:
1.用力時記得呼吸,不要自動閉氣。
2.跟著教官的口令一起喊。
3.不要邊看影片邊做。
許多初學者一開始對於動作比較陌生,就會太認真而導致容易緊張,一緊張就會忘記呼吸便自動閉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隨著教官的口令一起出聲,嘴巴微微張開就不會閉氣。
另外徐棟英教官也提醒,一開始不要邊看影片邊做,動作的方法都還沒記熟,邊學邊做只會讓自己更疲憊,因此先熟悉口令,再開始跟著做會更容易上手。
幫助學員的暖心成果
1.協助解決甲狀腺機能低下問題。
2.改善帕金森症所導致的核心不穩。
3.車禍後的核心恢復,改善中風後遺症。
以上的的改善情形並非意指只需要跟著做核心運動就能解決問題,聽從醫生的指示,再加上教官的核心運動輔助,便能幫助大家改善身體機能,重點在於我們該如何提前預防,而不是等到疾病找上你才去解決。
徐教官的第二個訓練理念是「把自己的職業從無業遊民改為職業運動員」,鼓勵你每天運動,而且既然要當運動員,就得把自己的身體當作職業軍人來訓練,如此一來,嚴格的訓練才能讓你的身體變得更強大。徐教官鼓勵民眾讓運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而非一時的逼迫,也希望大家透過核心訓練來提高身體素質,避免每況愈下成為下一代的負擔。
原文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99119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