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隨大甲媽遶境 小心鐵腿、腳痛、足底筋膜炎

 一年一度的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吸引數十萬人簇擁起駕,徒步行走9天8夜、全程300公里。員林宏仁醫院總院長王斯弘表示,許多信眾攜老扶幼參加宗教盛會,在太陽底下步行遶境,十分考驗體力與腳力,不少人走路太久起水泡,甚至鐵腿、腳痛、引發足底筋膜炎等。



王斯弘說,民眾長時間走路,可能帶來腳踝、膝蓋與腰部、脊椎的負擔,雖然「多走路對身體好」,但是行走過多或方式不正確時,反而會傷身。他指出,短時間內高強度專注趕路,對膝關節、髖關節會造成過度壓力,尤其是步態不正確時,恐加速軟骨退化,進而引發疼痛。



「遶境最常見足部傷害。」王斯弘提醒,遶境前應先訓練體能,避免趕路體力透支。另要穿著適合的鞋類,有足弓支撐的鞋子可以分散壓力;具緩震功能的鞋底,可以減少衝擊。好的鞋子能讓步態更穩定,減少步行時腳踝的側向晃動,有助於保持平衡、減少疲勞感。



4月初天氣變化大,但中南部偏悶熱,仍要注意防曬、補水、穿著涼爽透氣衣物,慎防熱傷害。王斯弘說,在戶外長時間活動,大量流汗若沒有補足水分,容易造成脫水、中暑。他提醒,含糖飲料不能取代水,而且在炎熱狀態下補充糖分,愈喝愈渴,可能加重脫水狀態及腎損傷。



有三高、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族群,長時間參加遶境,容易因三餐不固定、趕路忘記吃藥,或是不忌口吃遍沿途信徒設置的點心站,導致血糖、血壓波動。王斯弘建議,慢性病患者一定要規律服藥,多利用手機、穿戴裝置的「用藥」提醒功能,即使參加神聖的遶境活動,也要遵守醫囑。



其次是飲食控制,沿途路邊有各式民眾提供的點心、水果及飲品,王斯弘提醒,應留意攝取量,腸胃短時間內大吃大喝,恐難負荷。嚴重時可能出現腸胃炎,建議攜帶自身常備藥物及慢性病藥物,若有身體不適應盡早求診,以免延誤病情。


大甲媽遶境吸引數十萬人簇擁起駕,跟這一起徒步行走9天8夜;醫師提醒,要做好防曬、多補充水分,並注意足部傷害。本報資料照片



原文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328/866088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