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表示,每到了天氣不穩定時,就會感覺到身體不舒服,可能是有所謂的「氣象病」、「天氣痛」;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只要一變天,總是比別人早知道?這不是預知,很有可能是生病了。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在臉書專頁發文表示,每到了天氣不穩定時,就會感覺到身體不舒服,可能是有所謂的「氣象病」、「天氣痛」。而有關節炎、舊疾、肌肉勞損的人,容易出現此問題。
天氣痛小百科
「氣象病」是指氣溫、氣壓、濕度,產生劇烈變化,而引發的疼痛。尤其是本身有關節炎、舊疾、肌肉勞損的人,較容易發生此現象。而頭痛、過敏、情緒低落、肩頸痠痛、筋膜緊繃等,都是常見的症狀。
4方法減緩不適
醫師說明,因為氣溫降低讓局部微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慢,使得交感神經系統更加敏感,而產生疼痛的感覺。建議做好保暖措施、適度運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而關節疼痛主要與濕度有關,因此也建議開啟除濕機,讓環境濕度降至55-60%之間,能減緩疼痛不適的現象。
貼心提醒:天氣越來越冷,大家要注意保暖喔!
醫師建議開啟除濕機,讓環境濕度降至55-60%之間,能減緩疼痛不適的現象;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原文網址: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88484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