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2021年10月6日 星期三

爸媽突然常跌倒、體力衰弱?7大「退化」警訊不是單純老化

出處/康健雜誌 文/楊心怡 圖片/Pexels


你有注意到爸媽最近走路樣子改變、常跌倒?或是記性變差?感覺身子愈來愈瘦弱?他可能是正常老化,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兆。


事實上,我們或許也常看到爸媽愈來愈消瘦,走路愈來愈慢,體力衰退,不停詢問你「這是什麼?」,甚至你愈來愈需要提高音量、不斷重複你的話,好讓他們聽得清楚……。


而我們都理所當然地把這些行為視為他們「就是老了」的徵兆,卻沒有多加留意。「老化」固然可以解釋許多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正在下滑的趨勢,但這並不表示,身體就會「退化」到連基本日常生活功能都無法運作。


這些行為「警訊」,都是提醒我們做子女的,是該「認真地注視」他們的時候了。


1.媽媽走路的樣子好怪

步態異常是老人病症候群(Geriatric Syndrome)的其中一種,也是銀髮族容易跌倒的危險因子之一。


有一項簡單的測試「起立行走測試」,可以幫助子女判斷爸媽的步態是否正常:先讓爸媽坐在椅子上,然後在不扶著任何東西的情況下站起來,向前走3公尺,轉個身,再走回椅子,坐下。能在20秒以內完成的人,步態大致上沒有問題;若超過40秒就有問題,得到醫院做進一步評估。


這個測驗看似簡單,卻有許多值得仔細觀察的,包括爸媽能否站起來不昏倒?能否直直往前走(考驗他們的平衡感、行走能力)?轉身時有沒有問題?步伐會不會很細碎?


雖然老化本身會對步態有所影響,例如彎腰駝背、雙腳移動不靈活、平衡感變差、步伐變短、速度變慢等,但有時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後遺症,包括中風造成腳無力、關節炎造成的跛足、糖尿病的周邊神經病變、姿勢性低血壓引起的步態不穩、巴金森氏症病人的步伐細碎等。多製造機會觀察爸媽的步態,及早發現隱藏的病因,加以治療,讓爸媽能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2.最近常揉眼睛

有些長輩會抱怨眼睛痠、看字很吃力,常揉眼睛,以前愛看書報的,現在慢慢不看了;有些則是因為視野受限,所以常撞到門或桌角;有時候也可以觀察他們上廁所的情形,如果對不準馬桶而尿到外面的次數愈來愈頻繁,最好去眼科做詳細的檢查。


對銀髮族而言,最常見的視力問題就是老花眼,其他像白內障、近視性黃斑部退化、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也都名列老人視力障礙原因的前幾名。現在愈來愈多新的藥物與手術,安全性高,醫師提醒,只要定期檢查,都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3.奶奶這個月跌倒好幾次

72歲的許奶奶患有糖尿病,每晚都要摸黑下床,扶著牆壁尋找電燈開關,慢慢走到洗手間。去年初,許奶奶在廁所裡跌倒撞到馬桶,額頭到眉骨間腫了好幾個星期。幾個星期後的晚上,她又起床上廁所,甚至還沒走到浴室,就感到一陣暈眩,來不及扶著牆就跌倒了。所幸沒有造成嚴重的傷害。


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銀髮族發生跌倒事件。其中比較令人擔心的是所謂的「跌倒恐懼症」─他們會因此步伐變小,或在需要轉彎時身體僵硬,害怕動作太大會再次跌倒,更嚴重的,會不敢起身走路、不敢出門,進而影響心情、社會支持,生活作息日夜顛倒,慢慢失去自我照護能力。


因為女性較容易有骨關節疾病,加上更年期後的骨質疏鬆問題,女性特別容易跌倒、骨折,甚至失能的比例也較高。


調整藥物、重配眼鏡、使用助行器、鼓勵爸媽運動、減少環境障礙等,都是可行的預防方法。


(圖片來源 / Pexels)


4.外婆聽不見我說的話

聽力障礙是銀髮族第4常見的慢性病況,隨然不會減短平均壽命,但卻會大大影響銀髮族的生活品質。你或許會發現,以前家庭聚會時,子孫們圍繞在爺爺奶奶身邊多麼開心,但曾幾何時,爺爺變得寡言,有時安靜地坐在一旁看著大家嘻鬧,偶爾還會暴躁、易怒,以為大家在背後說他的不是。


碰到有點耳背的長輩,最好可以面對面跟長輩講話,並附帶些手勢、表情,幫助長輩理解。


最好定期帶長輩到耳鼻喉科做個評估,以確定聽力障礙只是單純因為耳屎沒清乾淨,還是耳背或重聽,甚至其他因感覺神經病變所引起的。


5.媽媽最近好像比較瘦弱

有時候我們看到這樣的阿公阿嬤,會覺得他們看起來好虛弱。但虛弱是一種病嗎?


事實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佛瑞德(Linda Fried)在2001年首度為虛弱症候群(Frailty)下了定義及5個臨床指標,包括體重在1年內減輕5%、肌握力變差、費力(病人1週內至少有3天以上做每件事都要花很大力氣,甚至沒力氣做事)、行動遲緩、體能活動度下降。


還有另一項指標可以注意,就是老爸老媽的睡眠狀況:虛弱的病人會睡得比較多,但活力卻下降,做起事來沒精神。


虛弱會導致跌倒、失能、住院、住進養護之家的機率提高,也較容易死亡。


最重要還是要鼓勵爸媽運動。有動才有活力。騎腳踏車、快步行走都是很好的選擇,如果關節有問題的爸爸媽媽還是要量力而為,而且運動之前、之後都要做暖身及伸展操,避免運動傷害。


6.阿嬤最近常忘東忘西

記憶力減退、個性變化、情緒無法控制等,都是失智症的早期症狀,別以為那只是老了,所以記性不好。


可觀察老爸老媽平常買菜會不會找錯錢?搭公車、捷運會不會迷路?當你發現他們好像無法自己順利完成,甚至是他們以前擅長做的事情卻開始出錯,例如家庭主婦做菜時放錯材料、調味料,就要懷疑是否是失智症的徵兆。


目前失智症仍沒有絕對有效的治療方式,但早期發現,投以藥物,仍能大幅改善老爸老媽的生活品質,延緩退化的速度。很多事情不要搶著幫爸媽做,而是要多在旁觀察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比較容易及早發現他們哪部份已經出現缺損。


7.爸爸血壓好像有點偏高

除了身體狀況外,有些數字也要特別留意。老年女性的糖尿病問題是因為更年期過後,新陳代謝的狀況改變,使得血糖、血脂出現劇烈的變化。


而男性最要注意的就是心血管疾病。男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40歲時顯著上升,約比女性提早10年,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險因子,最好能提早控制,從改變生活型態做起;如果數值偏高,但並未超出標準值,也要多加注意。


除此之外,體重也是重要的關鍵。一般而言,如果沒有刻意減重,但在半年內瘦了10%,或是1個月減輕5%,就必須要尋求醫師的協助,國外的調查顯示這些老年人可能憂鬱、失智、癌症或其他慢性病況等的徵兆。


最後一樣關鍵數字就是「疼痛指數」。很多老人家都很能忍,但痛其實代表身體出了狀況,且會影響生活品質。所以,打電話關心爸媽時,不妨多問一句:「媽,你今天有哪裡痛?這個痛有多少分?」

 

原文網址:https://tw.news.yahoo.com/%E7%88%B8%E5%AA%BD%E7%AA%81%E7%84%B6%E5%B8%B8%E8%B7%8C%E5%80%92-%E9%AB%94%E5%8A%9B%E8%A1%B0%E5%BC%B1-7%E5%A4%A7-%E9%80%80%E5%8C%96-%E8%AD%A6%E8%A8%8A%E4%B8%8D%E6%98%AF%E5%96%AE%E7%B4%94%E8%80%81%E5%8C%96-081425372.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