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仁小兒復健

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健康網》頸部僵硬卡卡? 醫教「1動作」速放鬆


長時間低頭,肩頸卡卡?醫師表示,可透過「扶頸後仰」伸展,改善頸部僵硬;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隱形殺手」來襲!專家教你避開4食物預防骨質疏鬆煮菜少放1物是關鍵


骨質疏鬆被喻為「隱形殺手」,會悄悄地讓骨骼變脆弱,直到骨折發生才被發現。骨科醫師分享4大飲食禁忌,幫你預防骨質疏鬆風險,若已經有骨質疏鬆問題患者,更要避開這些食物來保護骨骼健康。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青筋浮現是警訊!「 1處」恐心臟衰竭、肝硬化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黃軒表示,若脖子常有青筋凸起,為「頸靜脈怒張」,可見於心臟衰竭、肝硬化/腫大,及上腔靜脈血液回流受阻等疾病。(圖/翻攝自Pixabay)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魚肉護腎、防糖尿病!名醫只會「這樣煮」:不吃其他款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江守山表示,他只採蒸煮方式烹調魚類,不碰烤、炸,也很少吃煎魚。(圖/翻攝自Pixabay)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他35歲就「免疫力崩壞」!醫揭「1壞習慣」害全身出狀況 快吃6類食物救回來

 


天氣忽冷忽熱,流感疫情仍處於流行期!免疫力低下不僅增加感染流感的風險,還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

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2025媽祖遶境》長時間行走怎防關節炎、膝蓋痛?先做3招行走測試

大甲媽遶境全程9天8夜、需步行近340公里,總吸引許多信眾參與。但物理治療師提醒,長時間步行且速度快,可能會對身體造成「遶境腳」負擔,一天步行5~8小時甚至更久,不僅考驗耐力,也容易產生疲勞性傷害。若不確定自身狀況,建議民眾可先透過簡單測試做行走評估,以利進一步進行步行耐力與肌力訓練。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健康網》8營養素吃出免疫力! 營養師:木瓜、堅果入列

營養師指出,維生素D、C、A等8種營養素具有調節活化免疫細胞等功效;其中木瓜所含維生素A有益於維持黏膜健康、降低病菌入侵機率;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2025年4月20日 星期日

跑步傷膝蓋?復健醫給正解:關鍵在它


研究發現每周跑步約12公里,相較於不運動或運動量較少者,退化性關節炎風險可下降約15%到18%。(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健康網》適量喝水護健康! 醫點「1時機」飲用變瘦又穩糖

研究顯示,餐前喝杯水,可助減重又能穩血糖;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預防骨質疏鬆光靠補鈣不夠!醫揭「4大飲食地雷」越吃越脆弱

預防骨質疏鬆,不僅僅是要補鈣,更要留心錯誤飲食習慣「偷走骨鈣」。(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44歲王仁甫膝蓋痛1年好不了!關節發炎、軟骨受損 醫曝1情況得開刀

 


藝人王仁甫與季芹結縭18年,育有一對兒女感情仍相當甜蜜。兩人經常愛相隨,一起參與戶外活動和運動,近期兩人參加2025年渣打台北公益馬拉松活動,王仁甫受訪時透露自己過去運動時因為一時疏忽忘記補充營養品,害膝蓋軟骨受損,現在無法做太激烈和長時間的運動,提醒熱愛運動的民眾也要注意。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健康網》微波食品害致癌? 營養師:不會!反倒注意1件事

營養師表示,微波爐主要是利用特定頻率,讓水分子快速震動加熱食物,因此並不會大量破壞食物中的營養,也不會致癌;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壓力大到失眠還會忘東忘西?醫授「紓壓3招」 快用1呼吸法幫助放鬆!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陳潔雯醫師就指出,壓力來襲時的一系列身體症狀,其實與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有關,她也為大家推薦了3個紓緩壓力的小妙招。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健康網》喝咖啡心悸、上癮? 營養師解開8大謎團

營養師指出,相較於歐美人種,亞洲人對於咖啡因的代謝較慢,也會延長咖啡因在人體內的半衰期;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肌少症、骨鬆、失智提早上門?熟齡族最容易忽略的營養警訊


許多人年過50,常覺得體力大不如前,健康狀況逐年下降,身體各器官開始老化,代謝性疾病或慢性病紛紛上身!不想提早和「老」掛勾?是該檢視營養失衡的問題了!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不用換人工膝關節!「軟骨再生手術」助患者重拾勇腳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醫師黃俊錫(右)向患者說明「軟骨再生手術」。(記者蔡宗勳攝)

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他靠倒退走環遊世界,活到98歲!研究:能活化大腦、燃燒更多熱量



走路、超慢跑都是很好的運動,但少有人知道,「倒退走」竟也能改善健康!研究顯示,倒退走可鍛鍊大腿、核心肌群、增強記憶,還比向前走燃燒更多熱量。但每週要倒退走多久,能才最有幫助呢?

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健康網》皮膚突現紅腫壓痛結節? 當心「結節性紅斑」


結節性紅斑是一種皮下脂肪細胞發炎疾病,皮膚內會出現紅色、壓痛性的結節,主要出現在小腿前側,但手臂、軀幹、大腿也可能發生;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隨大甲媽遶境 小心鐵腿、腳痛、足底筋膜炎

 一年一度的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吸引數十萬人簇擁起駕,徒步行走9天8夜、全程300公里。員林宏仁醫院總院長王斯弘表示,許多信眾攜老扶幼參加宗教盛會,在太陽底下步行遶境,十分考驗體力與腳力,不少人走路太久起水泡,甚至鐵腿、腳痛、引發足底筋膜炎等。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每7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 醫:5項NG生活習慣易流失鈣

根據國健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50歲以上民眾骨質疏鬆的比率為8.1%,平均每7人就有1人的骨骼有脆弱危機。其中,女性高於男性,女性約每10位就有1位有骨質疏鬆。這項調查也發現,國人19至64歲每日鈣攝取量不足,僅達到建議標準數值1000毫克的一半而已。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都是肩膀痛,鈣化性肌腱炎常被誤認五十肩!醫揪二者關鍵差別


五十肩常出現在40至60歲、女性發生率高,最明顯的病症是手抬不起來,因為肩關節囊裡面沾黏或發炎了,導致肩膀活動的角度受到限制。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中老年人也適合「超慢跑」?醫師提4點要注意

台灣近期興起「超慢跑」運動,骨科醫師陳建宏發現詢問可否投入這項運動的年齡層相當廣泛。 (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踝關節炎年輕人常見,揪出4大元凶!醫:全人工踝關節置換術擺脫疼痛、恢復行走

 


比起膝關節或髖關節炎,罹患踝關節炎的病人年齡層相對年輕。1名67歲男性病人,長期因左腳踝疼痛而困擾,每走一步就疼痛,嚴重影響日常步行與生活品質。經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勝彬於門診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左腳踝退化性關節炎,並伴隨骨刺形成。由於病情已達晚期,羅醫師建議進行全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改善疼痛並恢復關節功能。術後半年,病人恢復良好,不僅行走能力顯著提升,原本的疼痛也明顯緩解,順利重返日常生活。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憂群聚染疫 台中醫院推「肌不可失8招」健康防疫

 

流感仍處流行期,復健科建議可以在家運動預防肌肉流失。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健身小鮮肉每天5匙蛋白粉...6個月後「腎虛」GG了 醫揭正確吃法

▲許多健身愛好者進行肌肉訓練時,會補充乳清蛋白來增肌。(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