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仁小兒復健

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385號
No. 385, Beitun Rd.,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Taiwan (R.O.C.)

04-22341479

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每當換季就「關節痠痛」?醫曝平時多吃「4食物」預防骨質疏鬆

 

每當換季得時候,就出現關節痠痛的問題?對此,王竣平醫師表示,關節痠痛除了跟軟組織有關係外,很多時候跟骨骼健康也有關係,因此也推薦平時可以多補充「4食物」預防骨質疏鬆。



關節痠痛除了跟軟組織有關係外,很多時候跟骨骼健康也有關係。(示意圖/photoAC)

2024年9月29日 星期日

女性50歲後心臟病風險激增!女性心臟病有時不會胸痛 醫曝「隱藏版症狀」

心臟病將有機會成為女性頭號殺手!心臟疾病是台灣女性的第二大死因,在美國更是位居第一。心臟科醫師警告,女性心臟病的症狀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視,尤其50歲停經後,發病機率大幅增加。

2024年9月28日 星期六

關節退化不只是老人病!專家曝:關鍵靈活的10個保養小撇步

近年來人們健康意識逐漸抬頭,各種運動盛行,各式各樣聯名路跑、馬拉松、三鐵挑戰賽、徒步登山之旅、自行車環島,加上疫情解封後大家的出國旅遊熱潮也達到高點,要能盡情享受這些戶外休閒活動,就要有好的狀態,就像俗語所說「人若欲勇健,腳就要惜命命」,有好的『關鍵行動力』,才能盡情享受這些精采的『關鍵時刻』。

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以為是偏頭痛!39歲澳洲媽脖子疼痛 睡醒竟頸椎損傷「半身不遂」


澳洲一名頸椎損傷女子,近日受訪時分享自身經歷。(圖/翻攝自imperfectlyperfectsugarcookies IG)

2024年9月26日 星期四

車禍後關節積水、膝蓋疼痛 「自體骨髓幹細胞」重塑膝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32歲的黃先生因車禍造成左膝重創,長期飽受劇烈疼痛和關節積水之苦,生活品質大幅下滑。經過深思熟慮,他選擇接受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短短半年後,黃先生的症狀獲得顯著改善,不僅擺脫疼痛困擾,還能重拾運動樂趣,擁抱充滿希望的生活。

2024年9月25日 星期三

大掃除後手指疼痛 婦罹板機指

 


醫師鄭弘裕籲有手指僵硬不要忽視。(陽明交大宜蘭醫院提供)

2024年9月24日 星期二

健康網》想存骨本這樣吃! 國健署曝4種高鈣食物 黑芝麻入選

國健署分享,每100公克的黑芝麻,就有1251毫克的鈣,相當豐富;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2024年9月23日 星期一

健康網》擺脫肩頸、上背痛 醫授4伸展拯救電腦族


醫師指出,上背痛主要是由於姿勢不良,使肩胛骨呈現外翻狀態,使周圍肌肉持續出力而過度緊繃而發炎,就容易產生上背痛痛的問題;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50歲後當心胃食道逆流!1癌症徵兆要注意 預防復發這樣做


胃食道逆流很常見,吃太多高糖、高脂食物,壓力大、體型肥胖,都會增加罹病風險,上了年紀的人也要小心,老化造成賁門肌肉鬆弛也是原因之一。

2024年9月21日 星期六

8旬婦膝蓋退化脊椎變形 自美返台置換膝關節

 


▲大甲李綜合醫院骨科醫師王芳英(右)陪患者爬樓梯復健(圖/醫院提供2024.9.13)

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

想抗老先戒這些!醫曝4食物 「偷走膠原蛋白 」 糖、酒皆上榜

20歲後膠原蛋白開始逐年減少,到了40歲會減少30%。(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2024年9月19日 星期四

滑手機小心滑到駝背、脊椎側彎!醫教「正確姿勢」護脊椎 筋膜槍解痠痛應避開3處


民眾在家使用手機、平板時,會特別注意自己的姿勢嗎?還是一滑就好幾個小時,等到腰痠背痛才回過神呢?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黃永錚表示,臨床上遇到7、8歲的學童發生駝背,主因多數都是長時間使用手機、平板,也就是俗稱的「低頭族」,長期下來容易腰酸背痛,也會造成脊椎側彎問題。

2024年9月18日 星期三

洪暐傑/喝牛奶容易得糖尿病?國際研究解答了



有位血糖略高一點的阿伯,因為長期血糖都比正常值高一些(空腹血糖100~110mg/dL),但是還沒到糖尿病階段(空腹血糖126mg/dL以上),所以對於飲食特別注意,很擔心自己會變成糖尿病,有次門診阿伯問道,「醫師,你說我有骨質疏鬆,可以喝牛奶,但是牛奶裡面有乳糖,我喝牛奶的話會不會讓我最後反而變成糖尿病?」關於這點,我們一起來看看醫學研究是怎麼說的。

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

走路卡卡快就醫! 別讓「軟骨碎片、關節磨損」惡性循環賠上膝蓋

 

走路卡卡快就醫! 別讓「軟骨碎片、關節磨損」惡性循環賠上膝蓋 249

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鍾欣凌自爆「胖到膝蓋有怪聲」!醫示警1類人:關節炎風險飆4倍

《我的婆婆2》劇照,女星鍾欣凌。(資料圖/公共電視提供)

2024年9月15日 星期日

保密防跌、人人有責 醫:慎防骨質疏鬆


75歲奶奶,前幾天跌倒,早上腰痛到無法起身,女兒趕緊將她送至醫院,醫院檢查後發現是脊椎壓迫性骨折,經檢查治療後發現有骨質疏鬆。醫師說,台灣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盛行率約30%。

2024年9月14日 星期六

別被纖瘦外表騙了!「瘦胖子」死亡風險更高

現代許多女性都希望有完美身材,不過近期1篇文章卻登上中國微博熱搜。內容指出,1名26歲年輕女性身高172公分、體重只有50公斤,體型屬於偏瘦類型,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她的小腹非常大,事後前往醫院就診,竟被醫師診斷出是「營養不良型肥胖」,也就是俗稱的「瘦胖子」。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2024年9月13日 星期五

銀髮族救星!預防關節疾病「必做4件事」 還能強化肌力

 

銀髮族容易出現關節退化問題,平時要保持理想體重,並搭配適度運動,可預防關節退化問題。(圖/翻攝自pixabay)

2024年9月12日 星期四

常碰冰水會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可能性低

蔡文彬醫師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的自體免疫疾病,非短時間因外部因素而發病。

2024年9月11日 星期三

口乾不一定是水喝不夠! 可能與「這些」疾病有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天氣炎熱流汗、水分不足,常會讓人覺得口乾舌燥,有些人認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緩解了,不過看似微不足道的「口乾」問題,卻也可能是某些健康問題的徵兆,長期下來還會影響口腔健康。

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他好奇「七年級生的身體還好嗎?」釣出一票苦主:感覺有老花了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各項機能變得大不如前,體力、記憶力也明顯和過去有落差。有網友表示,1981年以後出生的七年級生都已經陸續邁入40歲,身體機能開始面臨衰退,對此原PO也忍不住好奇「各位七年級的身體還好嗎?」掀起熱議。


有網友表示,七年級生身體機能開始面臨衰退,對此原PO也忍不住好奇「各位七年級的身體還好嗎?」掀起熱議。(示意圖/Getty Images)

2024年9月9日 星期一

挑選好鞋有撇步 減少膝關節負擔

 

【本報台北訊】走路走久了,腳難免會痠痛,甚至會連帶感覺膝蓋不舒服,甚至腰痠背痛;骨科醫師提醒,可能穿錯鞋,導致脊椎與膝蓋額外增加許多負擔。

2024年9月8日 星期日

復健醫教3妙招在夏季也能預防關節炎!「1物品」竟是夏季關節腫脹元凶



許多人以為關節炎只會在寒冷的冬天發作,卻不知道夏季也是關節炎高發的季節。復健科醫師指出,夏天如果保養不當,也很容易引發關節炎問題,但只要保養得當,調整好飲食養關節,夏天一樣能夠活力十足,不受關節炎所苦。

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

舉手就痛、肩膀前凸恐是「肱骨前移」 醫曝3改善方式

圖/擷取自FREEPIK(記者馮康蕙/綜合報導)

美好的體態一直是大家追求的目標,但有些姿勢卻容易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不少女孩為了肩頸線條美麗,會刻意凹出直角肩,但其實這個動作非常不好,若是長期將這種體態養成習慣的話,就容易損壞肩膀,導致在日常活動時會有痠痛感,加上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經常滑手機、看電腦、提重物等動作也都會讓肩關節長時間前移。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喝咖啡害骨鬆?醫揭禍首 做3件事不怕鈣流失


醫師指1天1杯咖啡是不會害人骨鬆的,但若是喝到4杯以上,就會導致骨質流失。(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筋膜槍非人人適用 誤用恐致中風

醫師許宏志建議,每次使用筋膜槍的時間約10至15分鐘。記者賴昀岫/攝影

2024年9月4日 星期三

全新治療選擇來了!健保署放寬新藥給付規定 罕病病友迎來醫療新契機

 


健保署通過多項新藥給付,提升罕病病友、兒童、克隆氏症等脆弱族群之照護,共挹注藥費約23.95億元,約2,353位病友受惠。

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

蹲下去,站不起來?現在開始努力 雙腿肌力仍可逆



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強調,肌力需要透過運動,特別是負重訓練獲得。記者黃義書/攝影

2024年9月2日 星期一

暑假手機、平板無限制 8歲學童「低頭」低出駝背求醫

暑假手機、平板無限制 8歲學童「低頭」低出駝背求醫

2024年9月1日 星期日

覺得一直在晃?營養師曝吃「6種食物」可緩解緊張情緒

 

今年地震發生頻繁,許多人原本安定下來的心,又再次被晃到緊張兮兮的,甚至明明沒震都覺得一直在晃!對此,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其實可以透過吃「6種食物」來緩解緊張的情緒。


今年地震發生頻繁,許多人原本安定下來的心,又再次被晃到緊張兮兮的,甚至明明沒震都覺得一直在晃!(示意圖/photoAC)